下里:乡里;巴人:巴蜀的人民。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下里巴人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咱们既要会欣赏阳春白雪,也要会观赏下里巴人。
2.语调不停变化,有时是阳春白雪,有时是下里巴人。
3.网游和电影,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
4.下里巴人在混沌生活中表现出的渺小真令人惊诧。
5.当我在开始出一些下里巴人的作品的时候你还在吃奶呢。
6.为什么不用门铃呢下里巴人,闪开。
7.我的作品属下里巴人,他的才真正称得上阳春白雪。
8.文艺要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广大群众熟悉的是“下里巴人”,但也需要阳春白雪。
9.这种阳春白雪的作品,不是我们下里巴人所能欣赏的。
10.它不是文化对娱乐、阳春白雪对下里巴人,地下对主流。
下里巴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xià lǐ bā rén,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阳春白雪为其反面,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中文名
下里巴人
外文名
xià lǐ bā rén
比喻
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
《对楚王问》
原意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的一种歌曲
反义词
阳春白雪
产生时间
战国
一开始应该是贬义的。巴人、里人是指周到秦时期的两个部落。是下等里人、下等巴人的意思。后来约定俗成成语后,一般用作中性词。
没有问题,随其自然,若欲反思,便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