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借助别人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指凭借别人的力量办事。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庞淯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烈女传》:“今虽三弟早死,门户泯绝,而娥亲犹在,岂可假手于人哉!”
假手于人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如果连我自己亲娘的仇都要假手于人,那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2.我说了,我不跟你走!父母之仇,哪能假手于人!
3.深知人只能靠自己的沉鳞,绝不会把自己的安危假手于人。
4.又何必假手于人,欠下别人的人情。
5.付永石气愤之极,在这个时候,他不想假手于人,要报这一箭之仇,他要凭借自己的实力。
6.息侯气得发抖,却怯懦得不敢和蔡国正面冲突,他想起强大的近邻楚国,想假手于人,报戏妻之辱。
7.这个杨工当初可是跟着厂长陆仁家一起从沿海回来的,而且,厂子里一些游艇的配套技术都是他独立掌握,不肯假手于人。
8.此次的冒险林迪并不想假手于人,更何况他得离开王都一阵。
9.……究竟是什么人要我们与叶小钗争斗?他既然如此高强,能将我们封在石中,如果他与叶小钗有仇,还有必要假手于人吗?
10.再来,女人走到三陪这路上以后,一定要傍个体面人物假手于人,这才在尔诈我虞的环境里草间求活。
财乃天地至公之物,假手于人罢了,雨打残花、风卷流云,轮番更转而已。出自郭德纲给郭麒麟的一段话
jiǎ shǒu yú rén
成语释义假:借。借助别人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指凭借别人的力量办事。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庞淯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烈女传》:“今虽三弟早死,门户泯绝,而娥亲犹在,岂可假手于人哉!”
感情色彩中性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假公济私
反义词公而忘私
成语例句
曹操派祢衡去见刘表,是欲杀祢衡而采取的假手于人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