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文字读什么,文字是什么意思

文字读什么,文字是什么意思

  • 文字的读音wén
  • 文字的部首
  • 文字的笔画4画
  • 文字的构造独体结构
  • 文字的繁体字
文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文字五行属性是“水”,适合生辰八字缺水的孩子起名使用;

文字笔画有4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文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文字是常用字;

文字的基本解释

◎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 掩饰:文过饰非。
◎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 姓。

文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wén 
〈名〉
(1)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 同本义 [figure;veins]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
五章以奉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
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文鳞(鱼鳞形花纹)
(4) 字,文字(“”,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指独体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character]
饰以篆文。——《后汉书·张衡传》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
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明· 魏学洢《核舟记
文曰“初平山尺”。
(5) 又如:甲骨文;金文;汉文;英文;文迹(文字所记载的事迹);文书爻(有关文字、文凭之类的卦象);文异(文字相异);文轨(文字和车轨);文狱(文字狱);文钱(钱。因钱有文字,故称);文状(字据,军令状);文引(通行证;路凭);文定(定婚)
(6) 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结构段落叫做 “”) [literary composition]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孟子·万章上》
好古文。——唐· 韩愈《师说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能述以文。——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摘其诗文。——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7) 又如:文价(文章的声誉);文魔(书呆子);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试,在一起写文章、互相观摩的集会);文移(旧时官府文书的代称);文雄(擅长写文章的大作家);文意(文章的旨趣);文义(文章的义理);文情(文章的词句和情思);本文(所指的这篇文章);作文(写文章;学习练习所写的文章);文魁(文章魁首);文价(文章的声价);文什(文章与诗篇)
(8) 美德;文德 [virtue]
圣云继之神,神乃用文治。——杜牧感怀诗一首
(9) 又如:文丈(对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称);文母(文德之母);文武(文德与武功);文命(文德教命);文惠(文德恩惠);文德(写文章的道德);文薄(谓文德浅薄);文昭(文德昭著)
(10) 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literary talent]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1) 又如:文业(才学);文英(文才出众的人);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文郎(有才华的青少年);文彦(有文才德行的人);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
(12) 文献,经典;韵文 [document;classics;verse]
儒以文乱法。——《韩非子·五蠹》
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说文解字·叙》
(13) 辞词句。亦指文字记载 [writings;record]。如:文几(旧时书信中开头常用的套语。意为将书信呈献于几前);文倒(文句颠倒);文过其实(文辞浮夸,不切实际);文义(文辞);文辞(言词动听的辞令);文绣(辞藻华丽)
(14)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natural phenomenon]
经纬天地曰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15) 又如:天文;地文;水文;文象(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文曜(指日月星辰;文星);文昌(星座名)
(16) 文治;文事;文职。与“”相对 [achievements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civilian post]
文能取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文不能取胜。
文武并用。——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7) 又如:文臣,文吏(文职官吏);文席(教书先生的几席);文品(文官的品阶);文帅(文职官员出任或兼领统帅);文烈(文治显赫);文员(文职吏员);文阶(文职官阶);文道(文治之道);文业(文事);文僚(文职官吏)
(18) 法令条文 [articles of decree]
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史记·汲黯列传》
(19) 又如:文劾(根据律令弹劾);文法吏(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文丈(规矩;制度);文移(官府文书);文牓(布告;文告);文宪(礼法;法制)
(20) 文言。古代散文文体之一;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 [literary language]。如:半文半白;文语;文白(文言文和白话文)
(21) 文教;礼节仪式 [rites]
则修文德。——《论语·季氏》
(22) 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23) 指表现形式;外表 [form;appearance]。如:文服(表面服从);文榜(告示、布告之类);文诰(诰令)
(24) 指鼓乐,泛指曲调 [music;tune]。如:文曲(指乐曲);文始(舞乐名)
(25) 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study deligently]
何以谓之文。——《论语
是以谓之文。
(26) 姓
词性变化
wén 
〈动〉
(1) 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tatto (the skin)]
被发文身。——《礼记·王制》。注:“谓其肌,以丹青涅之。”
文绣有恒。——《礼记·月令》
(2) 又如:文笔匠(在人身上刺花的艺人);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以指落后地区的民俗);文木(刻镂以文采之木)
(3) 修饰;文饰 [cover up]
身将隐,焉用文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4) 又如:文过饰非;文致(粉饰;掩饰);文冢(埋葬文稿之处)
(5) 装饰 [decorate]
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此犹文奸。
文车二驷。——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文马四百匹。——《史记·宋世家》
若将比予文木邪。——《庄子·人间世》
(6) 又如:文巧(文饰巧辩);文竿(以翠羽为饰之竿);文舫(装饰华丽的游艇);文饰(彩饰);文榭(饰以彩画的台榭);文舟,文艘(装饰华丽的船);文剑(装饰华丽的剑);文舆(饰以彩绘的车)
(7) 撰写文章 [write]。如:文匠(写文章的大家);文祸(因写文章而招来的灾祸);文雄,文杰(指文豪)
wén 
〈形〉
(1) 有文采,华丽。与“”或“”相对 [magnificent;gorgeous]
其旨远,其辞文。——《·系辞下》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 又如:文巧(华丽奇巧);文朴(文华与质朴);文服(华美的衣服);文砌(华美的石阶);文背(不文雅,粗俗);文轩(华美的车子);文质(文华与质朴)
(3) 柔和,不猛烈 [mild;gentle]。如:文烈(指火候温猛)
(4) 美,善 [fine;good]。如:文徽(华美);文鸳(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文衣(华美的服装)
(5) 通“”。紊乱的 [disordered]
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洛诰》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汉书·郊祀志上》
王者报功,以次秩之,无有文也。——庆劭风俗通义·山泽》
wén 
〈量〉
(1) 用于旧时的铜钱。如:一文钱
(2) 用于计算纺织物
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后汉书

文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wén]
[《廣韻》無分切,平文,微。]
(1)彩色交错。亦指彩色交错的图形。
(2)纹理;花纹。
(3)字,文字。
(4)谓刺画文字或花纹。
(5)文章。
(6)南北朝时,专指韵文。与散文相对。
(7)撰写文章。
(8)文辞,词句。
(9)指文字记载。
(10)文才,才华。
(11)谓有文才,有才华。
(12)有文彩,华丽。与“”或“”相对。
(13)柔和,不猛烈。
(14)指锦绣等织物。
(15)指礼乐制度。
(16)指礼节仪式。
(17)指鼓乐。
(18)泛指曲调。
(19)指表现形式;外表。
(20)法令条文。
(21)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22)文治;文事;文职。与“”相对。
(23)美,善。
(24)文德。
(25)谓有文德。
(26)文言的省称。与“白话”相对。
(27)指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与理、工科相对。参见“文科”。
(28)谥号。
(29)指周文王。
(30)指晋文公。
(31)金属钱币的正面。
(32)量词。钱币的单位。南北朝以来称钱一枚为一文。
(33)量词。纺织物的单位。
(34)姓。
[②][wén]
[《集韻》文運切,去問,微。]
(1)修饰;文饰。
(2)掩饰;粉饰。
(3)通“”。乱。
(4)通“”。不明貌。参见“2文莫莫”、“2文墨墨”。
[③][mín]
通“1”。

文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文古汉语字典解释

wén
〈名词〉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后写作“纹”。《公输》:“荆有长松梓楩楠豫章。”
〈形容词〉华美;有的。《冯谖客孟尝君》:“黄金千斤,车二驷,服剑一。”
〈名词〉《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者,太守也。”
〈名词〉字。《游褒禅山记》:“独其犹可识。”
〈名词〉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谏太宗十思疏》:“武并用,垂拱而治。”
〈动词〉在身上刺花纹,叫“身”。《庄子·逍遥遊》:“越人断发身。”
〈名词〉教。《论语·子罕》:“王既没,不在兹乎?”
〈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古称铜钱一枚为一《魏书·高崇传》:“在市铜价,八十一得铜一斤,私造薄钱,斤馀二百。”
〈动词〉修饰;掩盖。《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成语有“过饰非”。
〈名词〉规定、仪式。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成语有“繁缛节”。

文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文

【卷九】【部】

錯畫也。象交。凡之屬皆从。無分切

文说文解字白话版

,交错的笔画。象交叉的纹案。所有与相关的字,都采用“”作边旁。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錯畫也。錯當作逪,逪畫者逪之畫也????工記曰。靑與赤謂之。逪畫之一耑也逪畫者,之本義。彣彰者,彣之本義。義不同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象交像兩紋交互也。紋者,之俗字。無分切。十三部。之屬皆从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文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含文字的诗歌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朝·李忱《吊白居易》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近代·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宋朝·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 元朝·张埜《夺锦标·七夕》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唐朝·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唐朝·杜甫《春日忆李白》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唐朝·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含文字的成语

【发音】yǎo wén niè zì

【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发音】pǐn dé wén zhāng

【解释】指学问和品德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6回:“至于品德文章,令郎自有家传。”

【发音】shàn wén néng wǔ

【解释】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发音】jiáo zì yǎo wén

【解释】嚼:将食物咬烂。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实质

【出处】清·张南庄《何曲·序》:“讵能嚼字咬文,又何须之乎者也。”

含文字的历史名人

郑文宝(953——1013, 仲贤,  宋汀州宁化人), 彦华之子。太平兴国进士。太宗、真宗时,数任陕西转运副使,前后送刍粮越旱海至灵武十二次,晓蕃情,知蕃语,建议营田,积粟实边,献《河西陇右图》,以为灵州不可弃。官至兵部员外郎。文宝能赋诗,善篆书,工鼓琴,著有《谈苑》、《江表志》等。

辛文房( 良史,  元西域人),以能诗称。有《唐才子传》。

田文镜(1662——1732,  汉军正黄旗人),康熙前期监生雍正朝得信任历官河南巡抚、河南山东总督兼北河总督、加太子太保迎合雍正帝意,以严厉刻苛为统治准则,督清逋赋,劝辟荒田,限期极严尤恶读书科第入官者屡被参劾,皆得雍正帝保护雍正五年(1727)请以河南丁银均入地粮,绅衿富户一例输纳请推行官员离任交待条例雍正十年卒谥端肃

龙文彬(1821—1893, 筠圃,  清江西永新人),同治四年进士,官吏部主事。乞假归。主讲经训、鹭洲、莲洲各书院。长于史学,搜罗稗史百余种,成《明会要》。另有《明纪事乐府》、《永怀堂诗文钞》。

张文成( ),见张鷟

含文字的男明星

朱文玖,中国内陆资深演员,近期加盟参演了《还是夫妻》。

朱文硕,中国内陆新生代演员,为柴鸡蛋工作室旗下艺人。参演影视作品有《逆袭之爱上情敌》、《上瘾》等。

李乃文,中国大陆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拾捌文化经纪有限公司签约艺人。他是电视剧《钢的琴》里的“文艺父亲”陈桂林,《结婚前规则》里的“抠门老板”周凡,《虎口拔牙》里的“爱妻达人”王天桥,《爷们儿》里的“另类爷们儿”刘全有,《铁甲舰中的男人们》里的“百变骗子”李文章。曾与孟京辉、赖声川等著名话剧导演合作过《恋爱的犀牛》、《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意外死亡》、《他没有两个老婆》等多部经典话剧。李乃文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亦正亦邪,角色百变。

李嘉文,大陆男演员,1989年7月出生。影视代表作《美人季》、新《鹿鼎记》等。高大、帅气的外形加上日渐成熟的表演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是近年来大陆逐步成长起来的青年演员。

李志文,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表演系本科。李志文因主演过《我叫陆仁甲》、《停车》《成成烽火》、《历史的使命》、《红军东征》、《警字一号》、《不朽的时光》多部影视剧被大家所认知,其硬气的外表,演绎了很多年龄跨度很大的成熟硬汉形象。

李文俊,中国内地男演员。以扎实的基本功,精湛的演技,赢得广大观众的喜欢,他有着扎实的舞蹈功力,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一直活跃在电视荧屏上。

李文豪,中国内陆新生代演员,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为广东海上丝路广告有限公司旗下艺人,1992年出生的河南南阳小伙李文豪因精致帅气的五官,熟练的演技一上场而被大家所熟,做客河北卫视知名综艺节目《挑战九宫格》,挑战“中国有多美”环节,手持鼓槌,优先敲响铜锣者开始答题,你来我往,纷纷抢先敲锣,现场气氛欢乐无限。活跃于演艺圈中,代表作品有《大玉儿传奇》、《英雄决》、《镖王传奇》、《午夜加油站》、《遇见春天》。

李文龙,中国内陆青年演员,参演了《大汉英雄传》、《大旗英雄传》、《生死有命》、 《精武飞鸿》、《酒巷深深》、《还君明珠》、《英雄无界》、《山花烂漫》、《江湖往事》、《大爱无声》、《红色电波》、《蓝色档案》、《天堂口》、《中天》、《色戒》、《碟中碟3》等影视剧作品。

含文字的女明星

井星文,中国内地新生代女星。四川成都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李君懿长相秀丽,端庄大方,气质不俗。代表作品有《我知女人心》、《非常幸运》、《芈月传》、《蓝色的七星湖》、《最后一战》等。

代文君,中国内地女演员。大多数都市女孩太不一样的地方,长相有气质,不太在乎言语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既不遮遮掩掩,也不扭扭捏捏,讲自己的事情就跟讲别人的故事一般。

代文雯,中国内陆新生代演员,因出演古装黑色幽默剧《囧西游》中白骨精一角而走红,并被媒体和观众誉为“国民初恋”。《囧西游》中,代文雯饰演的白骨精是一个虽清瘦娇美却敢于为爱视死如归的刚毅女子,与男主角渣渣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现实生活中的她同样自然清新、甜美可人。

冯文娟,演员,201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8级本科一班,以清新的外形被香港著名导演王晶、刘伟强相中,参与拍摄了博纳影业2012年贺岁档大戏《大上海》,饰演少年叶知秋一角,在片中与当红影星黄晓明对戏,得到了导演和剧组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同年出演李阳导演作品《坏未来》女主角郑晓燕,风格清新自然。后又被奔驰集团看中,与严宽一起拍摄新一代奔驰GLK的广告。

冯文砚,吉林省长春市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中国内地女演员。主持过大型体育综艺电视栏目《金牌之路》,并荣获2007年度第57界“世界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最佳气质奖及网络人气冠军。2014年央视热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饰演陶斯亮 一角,受到吴子牛导演的赞赏与肯定。

刘文凤,中国女演员,曾参与拍摄过《抬头看天外》《陈赓大将》、《女子乘务组》、《浪子街》和《同舟共济》、《媳妇》、《家事无理》、《女人不哭》、《婆家娘家II》等著名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的拍摄。

刘文曲,中国内地女演员。精致的五官和无可挑剔完美的身材,使她无可替代地成为广告商趋之若骛的对象。凭借宽广的戏路和精湛的演技获得了众多影视前辈和导演的好评,也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卓文萱,1986年1月20日出生于台湾新北市永和区,毕业于华冈艺校表演艺术科,中国台湾女歌手、演员。1998年参加歌唱比赛,因模仿李玟的一首《Sunny Day》而被发掘踏入演艺圈。卓文萱歌曲风格以抒情、摇滚为主。2006年12月推出专辑《习惯卓文萱》和 《Simple Life》。2007年首次推出书籍《GENIE 1986の独立萱言》,2月11日推出专辑 《K歌情人雅座》,同年参演电视剧《公主小妹》。2008年参演《翻滚吧,蛋炒饭》,担当女主角。2009年发行第五张专辑《Play n Fun1+1》。2011年10月14日发行专辑《反正卓文萱》。2012年3月参演内地偶像剧《爱情是从告白开始的》。2013年7月30日宣布成立自创服装品牌“Adore.I.G.I”。

与文字同音的字
与文字同笔画的字
与文字同五行的字
与文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