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字五行属性是“水”,适合生辰八字缺水的孩子起名使用;
别字笔画有7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别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 卡住,插住,绷住:别针。别花。◎ 不要,不准:别动。
详细字义
◎ 别 bié
〈动〉
(1) (会意。从冎( 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2) 同本义 [cut apart;divide up]
别,分解也。——《说文》
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3)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4) 分离;分开;分出 [divide;separate;leave;part]
岷山导 江,东别为 沱。——《书·禹贡》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
(6) 区分;辨别 [distinguish]
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
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
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7)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
(8) 离别;告别 [leave]
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
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10) 又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
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
(12) 送别 [see sb off]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3)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
(14)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pin]。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
(15) 扭、转过去 [turn]
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
(16)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
词性变化
◎ 别 bié
〈形〉
(1) 另外的,不同的 [another;other]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
(3) 特殊的 [special]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
(5) 其他 [else]。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
◎ 别 bié
〈副〉
(1)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besides;in addition]
宜别图之。——《资治通鉴》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
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是无难,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
(3) 各;各自 [by oneself;on one's own;separately]
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
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
(4)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
(5) 表示劝阻或禁止 [advise sb.not to]。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
(6) 表示揣测 [conjure]。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
(7) 另见 biè
[①][bié]
[《廣韻》皮列切,入薛,並。]
[《廣韻》方别切,入薛,幫。]
亦作“別1”。
(1)分开;离析。
(2)特指分种。
(3)区分;辨别。
(4)差别;不同。
(5)离别。
(6)分支。
(7)类别。
(8)另外;另外的。
(9)指另外的事情。
(10)各自。
(11)特别;格外。
(12)扭转。
(13)不要;莫。表示禁止或劝阻。
(14)违背。
(15)用别针等将东西附着在另一物体上或固定在一起。
(16)插;揣。
(17)脱落。
(18)表示揣测,一般与“是”连用。
(19)把字误写、误读。
(20)方言。父亲。
(21)同“癟”。参见“别頦腮”。
(22)通“辯”。遍。
(23)通“辯”。治。
(24)通“辯”。变。
(25)同“憋”。
(26)姓。宋有别之杰。
[②][biè]
[《廣韻》彼列切,入薛,幫。]
亦作“別2”。“彆1”的简化字。同“彆1”。
不顺从;执拗。
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 宋朝·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朝·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唐朝·白居易《母别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朝·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唐朝·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宋朝·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唐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唐朝·李颀《送陈章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唐朝·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朝·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发音】bié jù shǒu yǎn
【解释】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出处】清 钱谦益《序》:“德水于杜,别具手眼。”
【发音】bié jù lú chuí
【解释】具:具有;炉锤:冶炼锻炼的工具。比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造诣
【出处】易宗夔《新世说》序:“酷嗜临川王之书,以彼片语只辞别具炉锤。”
【发音】bié jù fèi cháng
【解释】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
【出处】张难先《中华民国政府成立》:“维袁氏别具肺肠,不易为合理之解决。”
【发音】bié chū xīn cái
【解释】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办法。也作“别出新裁”、“自出心裁”。
【出处】明 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彩于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