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闭关自守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行为保守,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1.上述所有问题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凭一己之力应对21世纪的挑战,更无法在闭关自守的情形下有效增进发展自身利益。
2.邓小平避免了中国像朝鲜或和缅甸那样闭关自守,选择了对外开放,学习借鉴世界其它国家的经验,并尽量减少紧张和误解。
3.当然,没有哪个国家一定要重复历史,并且中国也已摆脱了数个世纪的闭关自守,而向外国投资、贸易和技术展开了怀抱。
4.欧洲自身难保,中国闭关自守,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实力有限,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资金流。
5.存在一种危险就是各国转而闭关自守,因而影响到国际合作。
6.一向闭关自守的朝鲜力求到2012年实现其国富力强的鸿鹄浩志,届时也将迎来已故建国领袖金日成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
7.过去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结果搞得“民穷财困”。
8.虽然看起来有点儿矛盾,但一个只看电影盲目排外的影评人只能写出闭关自守、目光短浅的文章来。
9.《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由战前的独立的、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在这方面由于多年闭关自守,没有经验,我们确实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