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唐朝・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元朝・ 白朴《天净沙·夏》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唐朝・ 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宋朝・ 蒋捷《声声慢·秋声》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唐朝・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朝・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清朝・ 徐锡麟《出塞》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唐朝・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唐朝・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唐朝・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演员介绍:彭玉,一位和蔼可亲的著名影视演员,荧屏中的第一母亲,生活中的潮妈。诞生于1934年1月26日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从小热爱演戏的她,在就读师范学校时,当任文艺委员的她,经常身任“三职”——编剧者,导演,演员(开始她的自编自导自演的生涯),即使是在父亲的反对下也继续坚持着,但那时的她也不敢直面的违背父亲的意愿。毕业后的她,还是去当任一名教师。 直至17岁的她,有机会在业余文工团中的话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演一场戏,认真真实的她,通过自身的努力被调入了专业文工团,但这样的她却并没有真正触到演艺圈。 真正进入演艺圈的她是在其29岁时,首影《千万不要忘记》,以其亲切慈祥的老大娘形象在影坛中走红,还有幸受周总理的接见,从此她就以“老旦”的母亲形象活跃于演艺圈内。 生活中的她是个乐观向上的潮妈,前期的生活如何就不多加评说,即使在1995年时,她前夫的离去,对她打击甚大,但是她在1999年时,还是勇敢地走出阴霾,重迎阳光,开始她的黄昏恋,不愧是潮妈的代表呢。她对待子孙是宠爱到溺爱,但是她心中还是有把尺,晚年的她跟上时代的潮流,上淘宝,刷微博,热爱生活的她,充实的享受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