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节字读什么,节字是什么意思

节字读什么,节字是什么意思

  • 节字的读音jié
  • 节字的部首
  • 节字的笔画5画
  • 节字的构造上下结构
  • 节字的繁体字
节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节字五行属性是“金”,适合生辰八字缺金的孩子起名使用;

节字笔画有5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节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节字是常用字;

节字的基本解释

◎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 礼度:礼节。
◎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 姓。

节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1) 節 jiē 
(2) ——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3) 另见 jié 
词性变化

節 jié 
〈动〉
(1) 减省 [economize;save]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无论》
节器用。——《左传·成公十八年》
谨身节用。——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裁节邮传冗费。——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节啬(吝啬);节限(节约限制);节养(自奉俭省);节缩(节俭紧缩);节简(节俭简朴)
(3) 节制;管束 [restrain;control]
不以礼节之。——《论论
种树节四时之适。——《韩非子·难二》
好廉自克曰节。——《周书·谥法》
(4) 又如:节性(节制性情);节矜(节制约束而又刚毅坚强)
(5) 调节 [regulate]
节其流,开其源。——《荀子·富国》

節 jié 
〈量〉
(1) 用于分段的事物。如:两节车厢;三节课
(2) 速度单位。1 海里/小时 称为1节[knot]。通常用于航海度量。
(3) 另见 jiē 

節 jié 
〈形〉
高峻的样子 [towering]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山石满满。)——《·小雅·节南山》

节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jié]
[《廣韻》子結切,入屑,精。]
1”的繁体字。“1”的今字。
(1)竹节。
(2)泛指草木条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3)骨节。人身及动物骨骼联接的部分。
(4)事物的一端为一节。
(5)泛指事项。
(6)量词。
(7)节令;节日。古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为八节;后分一年为二十四节。
(8)时期。
(9)符节。古代使臣所持以作凭证。
(10)气节;节操。
(11)志节;志向。
(12)礼节。
(13)法度;法则。
(14)节制;管束。
(15)节约;省俭。
(16)减除。
(17)指删节。
(18)一种古乐器。用两圆竹编成,上合下开,形似箕,可以拍之成声以节乐。
(19)节奏;节拍。
(20)适,适度。
(21)证验,验证。
(22)犹等。等级;等次。
(23)即斗栱。屋柱上端顶住横梁的木结构。
(24)六十四卦之一,兑下坎上。
(25)通“”。高峻貌。
(26)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一节等于1海里/小时。
(27)姓。明有节铎。见《正字通·竹部》。
[②][jiē]
2”的繁体字。
见“2子”、“2骨眼”。

节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节古汉语字典解释

jié
〈名词〉《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之后,皆迎刃而解。”
〈名词〉泛指植物的茎;植物枝干交接之处。《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
〈名词〉人及动物的骨、关庖丁解牛》:“彼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名词〉;季《雨霖铃》:“更那堪冷落清秋。”
〈名词〉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每逢佳倍思亲。”
〈名词〉;旌。缀有旄牛尾的竹竿,为古代使者出使的信物。《江城子·密州出猎》:“持云中,何日遣冯唐?”
〈名词〉礼仪《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
〈名词〉常规惯例。《狱中杂记》:“寝食。”
〈名词〉操。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
〈名词〉;贞操。《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情不移。”
〈名词〉关键要害《察传》:“夫乐,天之精也,得失之也。”
〈名词〉;段落。李商隐《杂纂》:“文无句读,书少章。”
〈名词〉度;法度;分寸。《荀子·成相》:“言有。”
〈名词〉一种用竹子编成的可拍击成声的乐器。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
〈名词〉拍;《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而舞。”
〈动词〉约。《长亭送别》:“趁程途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训俭示康》:“小人寡欲则能谨身用,远罪丰家。”

节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拼音:jié ; jiē ;
解释:【卷五】【竹部】節竹約也。从竹即聲。子結切

含节字的诗歌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宋朝·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宋朝·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宋朝·欧阳修《画地学书》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宋朝·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先秦·佚名《长歌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唐朝·元结《贼退示官吏》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魏晋·徐干《室思》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 宋朝·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宋朝·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含节字的成语

【发音】yī zhī yī jié

【解释】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同“一肢半节”。

【出处】鲁迅《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上)》:“但也因为所指的是一群,所以被触着的当然也不会少,即使不是整个,也是那里的一肢一节。”

【发音】yī zhī bàn jié

【解释】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出处】明·袁宗道《读孟子》:“三代而下,市鲜中行,得乡愿之一肢半节,皆足以成世。”

【发音】sān jié liǎng shòu

【解释】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来的簿子送的。”

【发音】dōng zǔn xī jié

【解释】谓从各方面节省。

【出处】郭沫若《塔·万引》:“他在这样踌蹰时,他的家计却一天一天地逼迫拢来了,亏他的夫人挖肉补疮,东撙西节地还能勉强维持着。“

含节字的历史名人

邵元节( 仲康, 贵溪),邵元节:(1459―1539年)龙虎山上清宫达观院正一道士。字仲康,号雪崖,贵溪人(或谓安仁人)。嘉靖十八年(1539)邵元节病逝,敕授大宗伯,谥“文康荣靖”。著有《太和文集》,已佚。其弟子有陈善道,掌道录司事,徒孙彭云翼为右至灵。史称“元节无他方求,祗因帝好斋醮而元节勤事不懈,遂眷顾不衰。”

与节字同音的字
与节字同笔画的字
与节字同五行的字
与节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