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字五行属性是“金”,适合生辰八字缺金的孩子起名使用;
册字笔画有5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册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 册
cè ㄘㄜˋ
◎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纪念册。花名册。画册。
◎ 量词,指书籍:一册书。
◎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册文(文体名,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简称“册”)。册命。册封。
详细字义
◎ 册
冊 cè
〈名〉
(1)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2) 同本义 [book]
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说文》
(3) 经传多以策为之,字俗作筴
史乃册祝。——《书·金滕》
公归,乃纳册于金滕之匮中。
王命作册。——《书·洛诰》
有册有典。——《书·多士》
(4) 又如:名册;画册;纪念册;册书(史籍,史书)
(5) 古时称编串好的许多竹简,现在指装订好的纸本子 [volume]。如:册籍(名册);册历(亦作“历册”。账本)
(6) 特指皇帝的诏书 [imperial edict]
祝册自京师至。——韩愈《南海神庙碑》
(7) 又如:册文(古代帝王祭祀时告天地神袛的文书);册书(古时君王施于臣下的文书。有祝册、玉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十一种)
词性变化
◎ 册 cè
〈动〉
(1) 册封,封爵 [grant in a imperial edict]
册太子则授玺绶。——《新唐书·百官至》
(2) 又如:册立(古代帝王封立太子、皇后);册正(把妾扶为正室)
◎ 册 cè
〈量〉
(1) 计算书本数量的单位 [copy]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人手一册;这套书共印十万册
[①][cè]
[《廣韻》楚革切,入麥,初。]
亦作“冊1”。
(1)古代文字书于简,编连诸简谓之“册”。常以称文献、典籍。
(2)指簿册。
(3)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神祇的文书。
(4)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的诏书。
(5)册立、册封。
(6)旧时谓正式确立名分。
(7)量词。用于书籍、簿子等。
(8)通“策”。策问。
(9)通“策”。计谋,计策。
(10)通“策”。扶,扶持。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宋朝·陆游《金错刀行》
【发音】fàn cè bèi yè
【解释】指佛经,佛经原本多用梵文写在贝多罗树叶上
【出处】清 龚自珍《正魏译》:“梵册贝叶,以意增损,以意排比,以意合之分之,译者从而受之。”
【发音】lián piān lèi cè
【解释】同“连篇累牍”。
【出处】明·都穆《南濠诗话》:“世人作诗以敏捷为奇,以连篇累册为富,非知诗者也。”
【发音】gāo wén diǎn cè
【解释】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出处】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发音】gāo wén dà cè
【解释】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出处】宋 汪藻《序》一时高文大册,悉出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