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字五行属性是“土”,适合生辰八字缺土的孩子起名使用;
攸字笔画有7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攸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 攸
yōu ㄧㄡˉ
◎ 所:性命攸关。
◎ 疾走的样子:攸然而逝。
◎ 水流的样子:河水攸攸。
◎ 文言语助词,无义:“四方攸同”。
详细字义
◎ 攸 yōu
〈形〉
(1) (会意。从攴( pū),从人水省。表示人扶杖走水路。本义:水流的样子)
(2) 同本义 [flowing]
攸,行水也,从攴,从人,水省。——《说文》。段玉裁注:“水之安行为攸。”
水行攸攸也。——《六书故》引唐本说文
(3) 安闲 [leisurely]
主人攸尔而笑曰。——《汉书·叙传》
(4) 又如:攸游(安闲从容,自得其乐的样子);攸乐(闲适安乐);攸心(心性弛放)
(5) 长远 [long-term]
令德攸兮宣重光。——汉《冀州从事张表碑》
极攸远索。——《司农刘夫人碑》
(6) 又如:攸长(长远);攸隔(远隔);攸远(遥远,辽远)
(7) 迅疾 [fast]
攸然而失。——《孟子·万章上》
(8) 又如:攸然(迅疾的样子);攸攸(迅疾的样子;急速的样子)
词性变化
◎ 攸 yōu
〈名〉
(1) 放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所” [place]
攸,所也。——《尔雅》
君子有攸往。——《易·坤》
乃尔攸闻。——《书·多方》
攸馘安安。——《诗·大雅·皇矣》
未有攸底。——《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 攸县 [You county],汉置。故治在今湖南攸县东
[①][yōu]
[《廣韻》以周切,平尤,以。]
亦作“逌1”。
(1)水流貌。
(2)安闲从容,自得其乐。参见“攸然”。
(3)迅疾。参见“攸然”。
(4)久,长远。
(5)笑貌。参见“攸爾”。
(6)住所。
(7)连词。乃,于是。
(8)助词。所。
(9)助词。无义。
(10)是。
(11)通“悠”。忧虑。
(12)通“悠”。弛放;轻忽。参见“攸心”。
(13)古国名。
(14)姓。北燕有攸迈。见《广韵·平尤》。
【卷三】【攴部】攸
行水也。从攴从人,水省。????,秦刻石繹山文攸字如此。以周切〖注〗徐鍇曰:“攴,入水所杖也。”
攸,走在水中。字形采用“攴、人”和有所省略的“水”会义。 攸”字是这样写的。
行水也。戴侗曰。唐本作水行攸攸也。其中從巛按當作行水攸攸也。行水順其性則安流攸攸而入於海。衞風傳浟浟,流皃是也。作浟者,俗變也。左傳說火曰。鬱攸從之。蒙葺公屋。火之行如水之行。故曰鬱攸。大雅曰。爲韓姞相攸。釋言。攸,所也。水之安行爲攸。故凡可安爲攸。又借爲????字。????,气行皃。水行之攸,气行之????皆主和緩。故或用攸。或用????。从攴。从人。攴取引導之意人謂引導者。水省。以周切。三部。????,秦刻石嶧山。石文攸字如此。人省水不省。嶧山石文,史記不載。其文曰:登于繹山,羣臣從者,咸思????長。今作攸者,傳刻失眞也。又史記載會稽石文曰:皇帝休烈,平一海內,德惠脩長。小司馬云:王劭按張徽所錄會稽南山秦始皇碑文,脩作攸。葢其字亦作????也。用此知小雅,大雅毛傳皆云脩,長也。經文脩字皆攸之假借。本作攸,後改耳。釋詁:永悠迥遠遐也。悠當作攸。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攸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唐朝·元稹《田家词 / 田家行》
【发音】tiān mìng yōu guī
【解释】天命:上天的意志。攸:所。归:归宿。旧指上天预先安排好的归宿。因常指改朝换代,将有新君主出现。亦作“天命有归”。
【发音】yí lún yōu dù
【解释】彝伦:伦常;攸:语助词;斁:败坏。伦常败坏
【出处】《尚书·洪范》:“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
【发音】xìng mìng yōu guān
【解释】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出处】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八章:“我怎么忘记了沈昆铜,忘记了城外的抗清义师,忘记了我正在做着性命攸关的勾当!”
【发音】shēng sǐ yōu guān
【解释】攸:所。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出处】《龙虎风云记》:“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体啊!”
李攸( 好德, 宋泸州人),官承议郎。熟谙当代掌故。徽宗政和初曾编辑《西山图经》、《九域志》。钦宗靖康兵燹后,图籍散佚,乃搜辑旧闻,撰成《宋朝事实》,备录北宋一代典章。曾上书秦桧,戒以居宠思危。另有《通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