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上字读什么,上字是什么意思

上字读什么,上字是什么意思

  • 上字的读音shàng
  • 上字的部首
  • 上字的笔画3画
  • 上字的构造独体结构
  • 上字的繁体字
上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上字五行属性是“金”,适合生辰八字缺金的孩子起名使用;

上字笔画有3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上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上字是常用字;

上字的基本解释

◎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 去,到:上街。
◎ 向前进:冲上去。
◎ 增加:上水。
◎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 涂:上药。
◎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 拧紧发条:上弦。
◎ 登载,记:上账。
◎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1”的高音。

上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shǎng 
—— 指上声,“上 2 ”( shàng )的又音
词性变化
shàng 
〈形〉
(1) 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first-class;first-rate;superior]
上客从赵来。——《战国策·秦策》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
(2) 又如:上色(上等;高级);上行首(色艺俱佳的妓女);上风官司(占优势能打赢的官司);上庠(古代的大学;太学);上色徒弟(高徒;出色的徒弟);上样(上等);上分(上等的福分);上厅行首(色艺最佳的官妓);上才(上等的才能;上等的材料);上卿(指大臣的最高官阶)
(3) 时间或次序在前[previous]
其上世之士,衣不暖肤,食不满肠。——《商君书·算地》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乐府诗陌上桑
(4) 又如:上件因依(上述因由);上项(前头);上方(前面);上宙(上古);上叶(前代;先世);上次(前次,上回);上首徒弟(入室弟子,大徒弟);上风头(风吹来的一方);上番(初番;头回。多指植物初生)
(5) 远;久远[faraway;distant]
上称帝喾,下道 齐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 又如:上世(远古时代);上皇(太古的帝皇)
(7) 犹正,主要意义[main]。如:上事(正业;指君事,国事);上国(京都;又指春秋时齐、晋等中原诸国)
(8) 广大[vast;broad]
是以能上之。——《淮南子·说山》。注:“大也。”
(9) 又如:上路(大路;通衢);上道(通衢;大路)
(10) 丰足[rich]
从其爵而上下之。——《周礼·司仪》。注:“犹丰杀也。”
与年之上下。——《礼记·礼器》。注:“丰凶也。”
(11) 又如:上收(上等年成,丰收);上岁(丰年);上熟(上等收成)
shàng 
〈动〉
(1) 登;上升;向上[go up;mount]
下上其音。——《·邶风·燕燕》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从流石蛇行而上。——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2) 又如:上圻(上岸);上升(升天);上高台盘(攀高位;向上爬);上仙(道家谓升天成仙);上征(上升);上假(上升,登天);上潮(涨潮)
(3) 上报;呈报[report]
凡死刑狱上,其刑者先俟于门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上复(禀报;奉告);上控(上诉);上详(向上级呈报请示);上变(向朝廷密告谋反叛乱事件);上功(呈报功劳);上言(进呈言辞)
(5) 进献,送上[present to one’s superior]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战国策·齐策》
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明史·海瑞传》
臣乃敢上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 又如:上本(臣下向皇帝呈送奏本);上表(上奏章);上章(向皇帝上书)
(7) 崇尚,提倡 [advocate]
上笃厚。——《史记·平津侯主父传》
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汉书·匡衡传》
上慎旃哉!——《·魏风·陟岵》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史记·秦始皇本纪》
(8) 上缴;交纳[pay]。如:上印(上缴官印)
(9) 增加;添补[add]。如:上草(给牲口添加饲料);上刑;上测(站测,施用测刑)
(10) 向前;前进 [advance]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楚辞·屈原·涉江》
(11) 又如:上水船(逆流而上的船)
(12) 去;到[go]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13) 又如:上地(下地耕作);上门怪人(到人家里去责怪人家);上桩(上场;赌博);上花台(戏曲俗语。逛妓院,嫖妓);上城(进城);上墓(扫墓);上冢(上坟;扫墓);上馆子(去酒楼、饭店吃喝);上边(到边远的地方去)
(14) 到任;就职[take up]。如:上任;上官(受命上任);上台
(15) 当值[be on duty]。如:上直(上班;当值);上宿(值夜);上番(上班)
(16) 放到;放进[put into]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17) 又如:上腰(装进腰包。多指赚取非分的钱财)
(18) 安装;装上 [install]
以枪上刺刀相搏击。——《清稗类钞·战事类》
(19) 陷入,遭受[fall into]。如:上了竿儿(上了钩;中了圈套);上鬼当(中圈套);上船(设圈套陷害他人)
(20) 合符[accord with]。如:上不上,下不下(犹言正好;恰恰);上时(最合适的时令)
(21) 教授;学习 [conduct;study]。如:上书(私熟先生教课);上馆(塾师到东家授课)
(22) 燃点 [fire]。如:上火(点灯);上纸(焚化冥钱;吊丧);上灶(烧饭煮菜);上香(烧香祭祀);上炎(向上燃烧);上锅(烹煮食物;把食物放入锅内烧热)
(23) 拧紧 [wind up]。如:上弦;上绳(捆绑);
(24) 敬辞,犹进用[visit]。如:上谒
(25)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或结果等。如:爬上顶峰;登上飞机;考上大学;赶上队伍;种上庄稼
(26) 记住 [remember,bear in mind]。如:上心
(27) 涂;搽;敷 [paint]。如:上药;上色
(28) 另见 shǎng 

上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shàng]
[《廣韻》時亮切,去漾,禪。]
亦作“1”。亦作“1”。
(1)位置在高处。
(2)指物体的上部。
(3)上位;社会的最高层。
(4)上天;天帝。
(5)君主;皇帝。
(6)泛指尊长。
(7)时间或次序在前。
(8)等第高或品质良好。
(9)犹正,主要意义。
(10)指事情向某方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11)中国古代乐谱用来记写七音的七种记音符号之一。历代各地所用记音之字互有出入,常见者依次为“上、尺、工、凡、六、五、乙”七个字。
(1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13)用在名词后。表示江河的边侧。
(14)用在名词后。表示一定的处所或范围。
(15)用在名词后。表示某种缘故。
(16)用在名词后。表示事物的某一个方面。
(17)丰足。
(18)起初。
(19)远;久远。
(20)广大。
(21)通“”。还得;尚且。
(22)通“”。崇尚;看重。
(23)通“”。匹配。多用于娶皇家女子为妻。
(24)通“”。下身的衣服。
(25)姓。元有上都。见《元史·忠义传三》。
[②][shàng]
[《廣韻》時掌切,上養,禪。]
亦作“2”。
(1)升起;由低处到高处。
(2)上报;呈报。
(3)奉献;送上。
(4)上缴;交纳。
(5)凌驾;欺凌。
(6)超过;超出。
(7)增加;添补。参见“2下”。
(8)施加;施用。
(9)前进;进行。
(10)去;到。
(11)到任;就职。
(12)当值。
(13)放到;放进。
(14)达到。
(15)陷入,遭受。
(16)合符。
(17)登台;出场。
(18)演出。
(19)登载。
(20)教授;学习。
(21)燃点。
(22)拧紧。
(23)安装。
(24)缝缀。
(25)敬辞。犹进用。
(26)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或结果等。
[③][shǎng]
[《廣韻》時掌切,上養,禪。]
汉语声调之一,即上声。

上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上古汉语字典解释

shàng
〈名词〉面;位置在高处的。《陈涉世家:“辍耕之垄,怅恨久之。”墨池记》:“新城之。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形容词〉等级高的;质量高的;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大夫。”《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赏。”
〈名词〉地位高的人;主持、领导的人。《谋攻》:“下同欲者胜。”特指君主、帝王。《周亚夫军细柳》:“自劳累。” 《东方朔:“伟之。”
〈形容词〉时间或次序在前的。《屈原列传》:“称帝喾,下道歉齐桓,中述汤武。”《陌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头。”
〈动词〉升;登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道。”《游黄山记》:“十里,黄泥冈。”
〈副词〉鸿门宴》:“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指,目眦尽裂。”《赵威后问齐使》:“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动词〉;送;呈《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乃敢壁。”《狱中杂记》:“狱辞。中有立决者。”
〈动词〉;走向。《孔雀东南飞》:“堂拜阿母。”《柳敬亭传》:“始复街头理其故业。”
〈动词〉;加《冯婉贞》:“以枪刺刀相博击。”
〈动词〉通“尚”。崇尚《史记·秦始皇本纪》:“农除未,黔首是富。”
shǎng
〈名词〉声。汉语声调之一。钟嵘《诗品序》:“至平去入,则余病未能。”
足】⒈徒弟的美称,相当于“高足”。⒉指骏马。
手】技艺高超的人;高手。⒉先例;榜样。⒊先前经手的人。⒋较尊的位置;处在较尊的位置的人。
头】⒈首位;第一。⒉古代男子束发加冠或女子束发插笄,是成年人象征。娼妓初次接客。

含上字的诗歌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唐朝·赵嘏《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明朝·唐寅《登山诗(一上一上又一上)》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宋朝·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 宋朝·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唐朝·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 宋朝·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宋朝·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唐朝·戴叔伦《兰溪棹歌》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宋朝·苏轼《琴诗》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宋朝·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含上字的成语

【发音】yī yōng ér shàng

【解释】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出处】钱钟书《围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发音】yī jiàn shàng duò

【解释】比喻说话做事一次就成功。

【出处】元 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这个不打紧,我如今就去,一箭上垛。”

【发音】qī shàng bā xià

【解释】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出处】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发音】qī shàng bā luò

【解释】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

含上字的历史名人

李上交(  宋洛阳人),郡望赞皇仁宗庆历、皇祐间历知筠州、福州,累官职方员外郎有《近事会元》、《豫章西山记》

含上字的女明星

张艺上,1996年3月4日出生于重庆,中国内地女演员,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2014级表演系本科一班。2015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铁道飞虎》,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6年,出演改编自天下霸唱同名小说的网络季播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饰演英子一角;同年,搭档吴磊主演电影《阿修罗》。

与上字同音的字
与上字同笔画的字
与上字同五行的字
与上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