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弛字笔画有6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弛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弛字不是常用字;
◎ 放松,松懈,解除:松弛。废弛。弛惰(懈怠)。弛缓(局势、气氛等变和缓)。弛张(“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喻兴废、宽严、劳逸等)。
◎ 延缓:弛期。
详细字义
◎ 弛 chí
〈动〉
(1) (形声。从弓,也声。本义:放松弓弦)
(2) 同本义:[unstring]
弛,弓解也。——《说文》
弛弓尚角。——《礼记·曲礼》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
乃弛弓而自后缚之。——《左传·襄公十八年》
弧弓弛而不张。——《楚辞·谬谏》
(3) 又如:弛张(一松一紧。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
(4) 松弛,放松 [relax;loosen]
弛,缓也。——《广雅》
四日弛力。——《周礼·大司徒》。注:“息徭役也。”
病热而筋弛。——《素问·刺要论》
(5) 又如:弛易(松慢;变换);弛纵(放纵);弛玩(松懈玩忽)
(6) 解除 [lift]
令弛县。——《周礼·大司乐》。注:“释下之。”
弛周室之忧。——《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犹解也。”
(7) 又如:弛解(解除警卫);弛防(解除防备)
(8) 毁坏;废弃 [destroy;discard;abandon]
庶民弛政。——《礼记·乐记》。注:“去纣时苛政也。”
弛侯。——《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注:“废也。”
文公欲弛 孟子之宅。——《国语·鲁语》
(9) 又如:弛力(舍弃力役的事情);弛政(除去苛政)
(10) 释放 [discharge]。如:弛狱(释放狱囚)
(11) 放下 [lay down]
弛于负担。——《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注:“去离也。”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12) 又如:弛仗(放下兵器);弛兵(放下武器);弛担(放下担子;推卸责任);弛卸(推卸)
(13) 延缓 [delay]。如:弛期(延缓时日);弛沓(拖沓)
词性变化
◎ 弛 chí
〈形〉
(1) 懈怠,松懈 [slack and lazy]
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弛绝(松懈断绝);弛惰(松懈怠惰)
[①][chí][shǐ]
[《廣韻》施是切,上紙,書。]
亦作“1”。“施2”的被通假字。亦作“1”。亦作“2”。
(1)放松弓弦。
(2)解除。
(3)松懈;放纵;松弛。
(4)延缓。参见“弛期”。
(5)减弱。
(6)舍弃;放下。
(7)毁坏;败坏。
(8)脱落。
(9)改易,更换。
[②][shī]
通“施1”。
(1)施予。
(2)施行,实施。
【发音】qīng yáo xiè chí
【解释】心绪不宁,精神懈怠。
【出处】宋·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序》:“倾摇懈弛无忧且勤之心。”
【发音】chí shēng zǒu yù
【解释】指名声传扬。
【出处】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弛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发音】chí gāo wù yuǎn
【解释】犹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合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 器玩 制度》:“但其构思落笔之初,未免弛高骛远。”
【发音】chí hún dàng pò
【解释】形容振憾心灵。亦作“驰魂夺魄”。
【出处】闻一多《李白之死》诗:“还有吹不满旗的灵风推着云车,满载霓裳缥缈、彩佩玲珑的仙娥,给予人们颂送着弛魂宕魄的天乐。”
腾讯视频《明日之子第二季》参加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