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里捞一枚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含有白费力气之意。
明 王錂《春芜记 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大海捞针偏正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中。
1.这听起来有点像大海捞针,在一个单独运行的程序里有成千上万字节的数据,漫无目的的在数据海洋里乱找结果不会很理想。
2.这样,读完剧本的时候,你的想法和记录就在这张纸上合为一体了,查找信息时不用“大海捞针”式的再翻遍整个剧本。
3.在“激战阶段”进行的更改一开始好像没有危害,但当它开始导致问题时,那么要找出问题所在仿佛是大海捞针。
4.很显然,一旦一件商品成为焦点,想在商店里找到它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
5.就是大海捞针。
6.50年代初,他甚至在大纽约市大海捞针一般为我们找到一家真正的日本料理店。
7.这就像是大海捞针,尤其是在SQL由Hibernate或JPA等第三方软件生成的情况下。
8.哈勃望远镜大海捞针地从42亿英里远处发现了这个只有3200英尺(0.97536千米)大的天体,这是艺术概念图。
9.由于贵房子毕竟是为少数巨商富贾建造的,市场供应量屈指可数,因此在茫茫“楼”海里搜出最贵的房子并不像大海捞针那样艰难。
10.为了验证一条判例法的原则,就要在一千个以上的案例报告中大海捞针。
大海捞针,指从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
大大海捞针是海那么大针那么小不可能捞出来
大海捞针没有成语故事。大海捞针【拼音】dà hǎi lāo zhēn【释义】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出处】元·柯丹丘《荆钗记·误讣》:“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
【示例】要打听前任巡检太爷家眷的下落,那真是~一般,问了半天,没有人知道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七回)
“海底捞针”即为“大海捞针”。
【解释】: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出自】: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示例】:一面点起民壮,分头追捕,多应是~,那寻一个?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很难找到
多种答案: 大海捞针--枉费心 大海捞针--一场空 大海捞针--无处找 大海捞针--难上难 大海捞针--到哪找去? 请参考满意请采纳,谢谢!
大海捞针是褒义词,不是贬义词。
大海捞针 ,我们无从下手,做事情没有思路,逻辑思维差。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个人觉得应该不是讽刺,只是指那些看别人做事成功自己效仿却是东施效颦,没有自己的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