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包容;垢:通“诟”;耻辱。指容忍耻辱。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含垢忍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同忍辱负重。
1.每当我陷入这种两面夹击的攻势中时我只能忍辱含垢的选择投降,因为我继续反抗下去也只有死路一条。
2.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忍辱含垢的柳青成熟了,她心灵的疮痛也渐渐愈合了,恐怖的记忆慢慢地远去了。
3.孤虽然不肖,也曾南面为君,为何要忍辱含垢,尝他人的粪便?
4.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5.李伯相听了,满面羞惭,为了国家的事,说不得只好忍辱含垢。
6.陈先生教给我的第二个经验是,为了得到你想要的,你必须尊重所有人,有时还应忍辱含垢。
7.我北宗至今从纯阳子道祖而来已经有不知多少年岁,都奉行着忍辱含垢的哲理。
8.做人有时候需要含垢忍辱。
9.人们渴望不再含垢忍辱地生活,不再被抹杀做人的尊严,正是在这种急切心情的推动下,起义才得以应运而生。
10.最后的证明在于能够含垢忍辱,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