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危言耸听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1.从中国保险业的现状来看,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2.不要认为上面的例子是危言耸听。除去一些天性使然的成分,你们一定有忽略孩子的这一部分的教育问题。下面我提几点建议,看看有没有效果。
3.情况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何必危言耸听,自己吓唬自己。
4.并不是危言耸听,要是不珍惜同窗之谊,总有一天会知道什么是孤独。
5.战国时谈士蜂起,不是危言耸听,就是美词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
6.那个国家的代表在会上散布了许多危言耸听的言论。
7.你别这样危言耸听我知道这件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
8.他说的那些话,根本就是危言耸听,不足采信。
9.有些相士喜欢危言耸听,藉机敛财。
10.人口爆炸,国家怎能强盛起来?这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危言耸听,凡是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人都会这么想的。
骇人听闻
意为 使人听后非常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耸人听闻
耸:惊动。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危言耸听
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危言耸听和耸人听闻是近义词。“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甚至捏造事实,或出语离奇荒诞,使人震惊,所说的事不一定存在,更不一定是坏事。“骇人听闻”指的则是某种确实存在的、听了令人震惊的坏人坏事。
危言耸听wēi yán sǒng tīng[释义]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语出]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有一次,东晋顾恺之和桓玄,在建康殷仲堪家中谈笑取乐。他们约定说“危语”(用一句话形容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桓玄说:“矛头秫米剑头炊。”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矛和利剑的尖头当米煮饭吃;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意思是说年过百岁的老头悬挂在枯萎的树枝上;顾恺之说:“井上轱辘卧婴儿。”井上的轱辘容易滚动,婴儿躺在上面非常危险。后人就把这种夸大形式吓唬人叫做危言耸听。
发表危险言论,造谣惑众,虚张声势是虚假宣传,大选声势。
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
近义词: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
一般用在对立的双方 指一方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对方害怕
危言耸听的近义词有骇人听闻、耸人听闻。言过其实的近义词是夸大其辞、夸夸其谈、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