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功过是非是什么意思

功过是非是什么意思

功过是非
  • 功过是非的读音gōng guò shì fēi
  • 功过是非的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功过是非的结构联合式成语
功过是非的解释

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

功过是非的出处

邓小平《对起草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

功过是非的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人

汉武帝的功过是非如何评判?

感谢朋友的邀请,我是墉上闲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首先要围绕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其次要从他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还是阻碍,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汉武帝做为一位杰出的君王,其功过是非一直是后世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为了让朋友们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我们对他的评价分为一下几部分:

(一)政治领域。在地方实行刺史制度,更有利的加强了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削弱了分封国的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实行“察举制”有利于为国家选拔更多人才。

(二)军事领域。平定“七国之乱”。很多人说他进攻匈奴是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浪费国力使国家走向衰弱。但是,正是他连续对匈奴的打击,才解除了北方边境的威胁,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同时加强了各民族的团结,为“丝绸之路”开辟了道路。

(三)经济领域。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行,推行“五株钱”。增强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力。

(四)文化领域。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中国同西域的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他最大的污点,让世人最无法接受的是他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中国历史自汉武帝以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思想大繁荣的景象。这点对后世影响极大。

附录:《仙人》唐--李贺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康熙皇帝的一生有哪些功过是非?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帝名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康熙是顺治帝的第三个儿子,清朝的第四任皇帝,即清圣祖。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个驾崩后被上庙号为“祖”的非开国皇帝。康熙在位期间,勤俭执政,知人善任,忧心国家,爱护百姓。后世对康熙的评价很高,称其为“千古一帝”。这评价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却凸显出了康熙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那么康熙究竟做了哪些事?竟然让后人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第一、康熙14岁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了真正的皇帝亲政生涯。

第二、康熙平叛了吴三桂,耿仲明和尚可喜的三藩叛乱,维护了国家的和平与统一。

第三、康熙重视人才的选拔,加强了满汉之间的交流,维护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第四、康熙统一了台湾,自清朝建立以来,台湾第一次回到了大陆的怀抱。

第五、康熙评定了准噶尔丹的叛乱,加强了中央对新疆广大地区的统治。

第六、康熙北上抗击俄国,并且和俄国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的和平。

在康熙短暂的六十年皇帝生涯之中,他做了如此多的大事。放眼中国整个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能有康熙如此大作为的人,也是不多的。

不过康熙在历史上却实有一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就是他是当时世界上名声最好的皇帝这一,特别是在西方,在欧洲,康熙粉丝众多。这一点是古代其他皇帝所不曾享受过的。在他之前,中西方的交流不多,西方人还太知道中国的情况,在他之后,西方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也不存在对中国皇帝的崇拜了。所以从中西帝王的比较视角来说,他真是千古一帝。

总结,康熙帝在位时间约61年,勤政爱民,高瞻远瞩,宏韬伟略,开疆扩土成就一代帝王伟业。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有哪些功过是非?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为其父当质子期间与歌姬赵氏所生。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即位,因年幼由太后赵氏、丞相吕不韦及嫪毐掌管朝政。公元前238年,嬴政22岁时,举行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权大的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姚贾等有才干的人,自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认为自己功高于“三皇五帝”,定尊号为“皇帝”。

秦始皇的功绩不容忽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灭六国,统一中国

夏商周时代,还处于部落联盟性质的奴隶社会。夏朝时部落达1万多个;商朝时,部落不下于三千个;周朝时,武王联系了800多个诸侯国伐纣;春秋时经过混战,诸侯国仅剩百来个;战国时七雄,也经常征战连连,加剧了社会混乱,经济凋敝。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国力日盛,到秦始皇时,秦国已经跃升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雄厚的国家。

秦始皇之所以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离不开他的知人善用,勇于改过。

当时,秦始皇采取一系列吸引人才的策略,任用很多一流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比如王翦、王卉、尉缭、李斯、姚贾等。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秦国人,却得到重用,尽心尽力地为秦国效力。很多有效的军事策略和政治策略计划,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秦始皇知人善用,也勇于改过。比如灭楚时,他开始误信李信,却吃了败仗,马上改过,重用更合适的王翦出征,并将全国兵权交给王翦。

二、建立封建君主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此诸侯国的人迁到彼诸侯国,除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他废除夏商周实行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由中央集权控制,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这一制度被延续使用直至清朝覆灭。

另外他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的某些法律条文,制定和颁布统一的法律,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

三、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秦始皇在经济上,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注册,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比如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即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缴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

另外秦始皇以商鞅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统一文字,推行秦国通行的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方便各地方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在领地上,他派蒙恬领兵出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迫使其退往阴山以北。为防止匈奴进一步侵扰,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修建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经过南征北战,秦朝的统治疆域大大扩大了,由统一之初的三十六郡增至四十余郡。

虽然秦始皇功劳很大,有不容忽视的功绩,也有一些饱受史学家们批评的过失:

一、大规模修建宫殿和陵墓,徭役繁重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时,大兴土木,每灭一个国家,便要将该国的宫殿建筑在咸阳附近仿造一遍。统一六国后,便开始在渭河南岸修建后世皆知的阿房宫。要知道那时候全国总人口不过才2000万,修建宫殿就得每年动用民工七十多万人。

现存的陵墓也是规模宏大,内部装修极其奢华,以铜铸顶,以水银为河流湖海,满布机关。在陵墓修建完成后,将全部工匠坑杀。

二、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希望能得长生,派出很多方士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然而世上并不存在长生术,更不用说长生不老药。他为求仙药给这些方士巨资,方士害怕“长生药并不存在”的事情暴露,便散发秦始皇一系列专制独裁过失,儒生也以此为契机,散布秦始皇的坏话。

他听从李斯的建议,下令烧尽民间藏书,坑杀大批无辜士人学者,严重摧残了我国古代文化,是一种统治暴行。

直至今日,焚书坑儒这种暴行仍受大众的指责。

然而,总结来说,秦始皇功大于过。他的历史功绩值得世人铭记。但是坏的,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方能走得更远。

我们怎么评价左宗棠的功过是非?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反问一声,清朝重臣左宗堂何过之有?

左宗堂的一生是报效国家的!

一个雄怀乾坤满目大志的伟人谁敢枉加有过之言?

不要人非神仙,岂能无过中寻找败怀左宗堂形像的流言恶语。

假设没有左宗堂,大清朝洪祸内乱平定沿迟,国家与百姓要受多少灾难?

假设没有左宗堂,西北回乱乱成什么样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假设没有左宗堂,新彊广阔的辽域丢失,那损失天地不能弥补。

左公永垂不巧!

历史铭记左公!

秦始皇,刘邦,李世民三个人你如何看待他们的功过是非?

这三位都是历史上大有为的君主,后世对他们的功过是非褒贬不一,就像人们所说的一样,一千个读者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我们本身就没有资格去评论身处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他们所做的事情。

首先,就秦始皇而言,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达百年的诸侯纷争,修长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抵匈奴,南征百越,修灵渠,废分封,施郡县,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然其执政期间严刑酷法,修皇陵,大量劳工苦不堪言,焚书坑儒对文化发展产生了毁灭性灾害。

其次浅谈刘邦,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其在位期间统一国内,外交邻国,与民休养生息,一位近乎平民到一国君子,其独特魅力是不可比拟的,然后来的诛杀功臣,吕后专政也是一个污点。

最后谈一下李世民他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在位初期,虚心纳谏。内修政事,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不过玄武门之变可能是他一生的污点。

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的功过只能给后人以借鉴,愿车轮不断向前,未来可以更好。



怎么评判刘备的功过是非?

有人说刘备奸诈虚伪,有人说刘备重情重义。刘备本人的历史形象在史书记载中褒贬不一。


想想刘备最初的职业不过是市井上常见的小商小贩罢了,能走到一方霸主的位置虽然有运气和狡诈的成分,但不能否认他的实力。特别是在曹操官渡之战后,实力基本上达到顶峰,不仅平定了北方,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假意投降曹操之后,偷偷逃出荆州,与曹操公开叫板,有人说刘备懦弱,但从这件事情看来这句话并不全对。他是过于小心谨慎,加上有诸葛亮扶持,成功似乎来的更容易一些。在很多史料记载的事件中他的光芒被诸葛亮所覆盖,但能成为乱世之中的一方霸主,绝非懦弱之辈。

还有人说刘备是假仁义,特别是在关羽死后,为了帮关羽报仇夺取荆州,还有“让徐州”那些事情似乎都反映了刘备意气用事思想不成熟。但是刘备真的能守得住荆州和徐州吗?刘表手下人心不齐,徐州根本就守不住。而荆州是三分天下的关键,大意丢失刘备怎么能不着急。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特别是在乱世中很难评价一个人的工作,刘备身负一国兴亡,有时候需要采取必要手段进行取舍。有很多时候民间对刘备这个人物负面评价大于正面,大家似乎更欣赏曹操这样的枭雄。有人说刘备就是那种满嘴假仁假义的伪君子,他天性懦弱过于死板,在民间这种性格很不受人喜欢。虽然人性之中是有懦弱层面的存在,但是没有人会认可这种懦弱性格的人。

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它的功过是非,想必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关于一个人是好是坏,一个臣子是忠臣还是奸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事件都是不一样的,有时候看法只在一念之间改变。

居功至伟还是罄竹难书?斯大林的功过是非到底该作何评价?

谢谢邀请。斯大林真的不好评论,不好评说,但是斯大林接手沙俄领导权,斯大林在俄国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暴君,斯大林从1924至1953掌控俄国最高统帅,在30年代政治大清洗,估计死亡达2000多万人,斯大林主政推行3个五年计划,把苏联建成一个工业强国,在苏联建集体农庄,促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事实证明斯大林采取铁腕治理苏联完全正确,非常及时,他是最坚定执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最坚强的一个铁腕人物,使苏联发生根本性变化,苏联后来腐败横行,在美苏竞争中,活活被美帝拖垮,当年苏联军队赫赫声威,威震世界,美帝搞颜色革命,不费一枪一弹,成功分裂苏联,致使俄罗斯元气大伤,普京当政20多年俄罗斯也没有恢复苏联时期的繁荣昌盛。

中国历史上女性皇帝有哪几位?她们的功过是非该怎样评价?

说起女皇帝,大家自然会想到武则天,武则天只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确切地说,中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女皇帝一共有4位,她们分别是北魏殇帝元姑娘、农民起义女领袖文佳皇帝陈硕真、大唐女皇武则天、西辽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至于汉代吕后吕雉、辽国萧太后萧绰、清代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杏贞以及其她临朝称制的女主,多数是“垂帘听政”,没有名份。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北魏殇帝元姑娘。北魏宣武帝死后,年仅4岁的元诩就当了皇帝,是为孝明帝,胡氏则母以子贵被尊为太后,并因孝明帝年幼而得以听政。胡太后在政治上恣意专权,搞得民不聊生,生活上则十分淫乱,引得朝臣不满,当然也引起了孝明帝的不满。她担心一旦事情败露,会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先下手为强,于孝明帝武泰元年(公元528年)二月,毒死了19岁的亲生子孝明帝元诩。国不可一日无君,胡太后遂将尚在襁褓中潘嫔所生皇女从后宫抱来立为皇帝,改元“武秦”,胡太后则继续临朝称制。胡太后杀死武秦女皇之后,还给她加上谥号为“殇帝”,所以北魏的元姑娘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的女皇帝身分普遍不被后世所承认,甚至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未留下,一来是因为她是胡太后的傀儡,二来是因为她是以冒名男婴而即帝位的。公元前528年,也就是南北朝北魏末期,孝明帝的女儿元姑娘在洛阳(今河南洛阳)登基。她时年一岁还没到,正处于哺乳期的婴儿。其祖母怀抱着她面对文武大臣宣布,皇太子就任大统。并同时改年号孝昌武泰,就是天下太平昌盛的意思。但这位生性多疑,位高权重的皇太后此时还不到三十岁。就在此之前,她向朝臣们说小皇上元诩暴病身亡,为了国家社稷不得已奉其孙子(其孙女)为皇帝。大臣们并没有被她的表象所迷惑,私下里都在传递小皇上元诩被人用毒酒药死的事情。可以说皇太后胡氏,为了维护个人和情人郑俨、徐纥的地位权威制造了这桩血腥之案。她为了能够和情人长相守,并放权给二位情人,加封他们为光禄大夫。这位胡氏看目的已经达到,没过多久就把孙女的帝位给消了。另换临兆王的儿子元钊为皇帝,但没过多久。这位时年不过五岁的小皇帝就随着她一起被塞上豪阀尔朱荣投入黄河淹死。在这种混乱局面下,北魏王朝很快走向末路。高欢和宇文泰二人,军政大权在握,很快拥兵自重分裂成东西二魏。形成了长达数年的分割局面。可以说,元诩的女儿元姑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尽管在位时间较短,却比唐朝武则天早了一百五十多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称帝的农民起义女领袖陈硕真。公元653年,也就是唐高宗永徽四年,睦州女子陈硕真率领农民起义,自称文佳皇帝。陈硕真是梓桐源的一名普通农村姑娘。她早年丧夫,家境贫寒,由于不忍见乡亲受朝廷官吏的压榨和迫害,便率众起义,表现了过人的勇气和出众的才智。起义后,她便自称“文佳皇帝”。陈硕真起义军树起义旗后,便以章叔胤为尚书仆射,童文宝为大将军,建立了农民政权。起义军曾攻克桐庐、睦州等地,并逼近歙州、婺州,一时威名大震,使东南各州县的官员闻风丧胆。朝廷闻讯后,即派扬州刺史房仁裕带兵前往镇压,婺州刺史崔义玄也紧急征集兵力围剿。由于陈硕真起义军缺乏大战经验,几经浴血奋战,死伤无数,最后全军覆没。陈硕真作为一介女流,英勇不屈,战到最后,兵败身亡。陈硕真起义确实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陈硕真破除了皇帝是“真命天子”的迷信,敢于蔑视唐代李氏政权,敢于自号“文佳皇帝”。在那个年代,为了改天换地,为了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她挺身而出,率众起义,表现了一个坚贞女性敢想敢为的高风亮节。可以说,陈硕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陈硕真高举女性解放的旗帜,她主张女人该与男人一样有权利参与治国执政。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受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多重压迫,陈硕真挺身而出,高举义旗,无疑是女性解放的先行者。漫漫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哪有女性说话与做事的权力啊!是陈硕真开此先河,使她成为中国妇女争取女权的杰出代表。时至今日,在谈到要解放女性,还女性以平等的时候,人们还不能忘了陈硕真。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太宗称其为“媚娘”,太宗死后,她被迫到感业寺出家,李治想方设法地把武则天放出来。恰在此时,李治的王皇后与他的宠妃萧淑妃两个人正斗得火热,于是这个王皇后建议把武则天从感业寺召进宫来帮助自己对付萧淑妃。王皇后劝说李治把武则天引入宫中,于是武则天顺顺利利地入了宫,可是没想到王皇后与萧淑妃两个人最终都被武则天消灭掉。公元655年,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674年,武则天临朝听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684年,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武则天相继架空了两个儿子的统治,但她并不以此为满足,后来她又废掉了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上尊号“圣神皇帝”,自称大周皇帝。武则天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中国历史最后一位女皇帝耶律普速完。耶律普速完是辽德宗耶律大石之女、辽仁宗耶律夷列的妹妹,也是西辽的第四任君主。仁宗在1163年死后,其子耶律直鲁古尚年幼,遗诏由其妹耶律普速完权理国事,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她与丈夫萧朵鲁不驸马之弟萧朴古只沙里私通,把丈夫改为东平王。但驸马并不贪图王位而让自己戴上绿帽子,便经常指责耶律普速完,耶律普速完便罗织罪名把驸马处死。1177年,耶律普速完登极,称承天皇帝。驸马的父亲萧斡里刺是西辽的元老,官拜六院司大王,是一位权势人物。当耶律普速完处死驸马后,1178年,他发动宫廷政变,杀死耶律普速完和萧朴古只沙里,将仁宗次子耶律直鲁古立为汗,改元“天穆”。西辽在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贯彻执行耶律大石制定的国策,对外派兵,对内生聚,到承天后统治时期国力已相当雄厚,耶律直鲁古继位后,西辽达到鼎盛时期。

功过是非可以取哪些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