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功德圆满主谓式;作状语、定语;指某件事情已经圆满结束。
1.他为那些残疾儿童入学的事东奔西走,费尽了心思,现在终于功德圆满,让孩子们一个个都进了学校。
2.人长于世,不求功德圆满,但求无愧于心。
3.如果这样,这是不是成就我的一次机会,让我功德圆满?
4.这是唯一的出路,以避免诽谤罪的伟大拉达尔马和失去功德圆满从而。
5.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
6.待吾功德圆满之时便仗剑杀上九重天,平天地于正道,复华夏之神威。
7.道心净尘,修身养性;功德圆满,得道飞升。
8.衬圆形图案,象征功德圆满,法轮常转。
9.“不要伤人性命,”他叮嘱欧比万,如果他们能不伤一人完成这次任务,也将是功德圆满了。
10.都说寂灭意味着重生,这些不死的灵魂,一定被佛祖安顿,在功德圆满时,终会得以重见天日。
无愧的人生。这种人生敢于一一回首,敢于扪心自问。同时,在创造中继续漫漫长征。比如我写过的治沙英雄李东魁,一人一马独守8500亩树林43年。
功德圆满释义:功德:佛教用语,指诵经、布施等。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拼音][gōng dé yuán mǎn][出处]隋·隋炀帝《入朝遣使参书》:“奉五月二日诲,用慰驰结,仰承衡岳,功德圆满,便致荆巫。”
答:功德圆满,是被动。修成正果是主动。付出,行善,好事做够了,得到的结果,叫功德圆满。追求,达到了理想,就是修成正果。
无论做什么样的好事,搀杂自己利益在里头,立刻就变质,一百分的功德就变成一、二分。如果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不搀杂,这功德是纯善,纯善的力量太大了。
后一句:功成身退
功德圆满,获真经!
功德圆满,功成身退!
功德圆满,便致荆巫。
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修哪条道,在于自己的选择,只是无论如何修行,请不要辜负了生命的美好。若能修得无疾而终,岂不是功德圆满的一场生命旅行?寿长寿短皆是功德圆满,只是满寿不易修而已。
五十五位成佛路依自性做主修持是真功德 道家修行元神做主身与意三家合一,大致也是自性做主才能提高境界。
也叫功德 至于功德圆满你可以研究一下两家经文所说的境界。1、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宋·林逋《省心录》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诸葛亮集》3、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孝亲百事顺,不孝百障生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千万经典,孝义为先。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弟子规》
唐僧师徒来到玉真观,拜见如来,取得真经,反归东土。观音菩萨发现唐僧还少一难。四众跌入通天河西岸,过了老鼋渡河一难后才功德圆满。唐僧四人各在如来身边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