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
通今博古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这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真可谓通今博古呀!
2.此乃开灵充慧之术,习成后有智周万物、通今博古之能。
3.雅,首先得有文化,通今博古,懂礼仪。
4.章风,愚兄素知你通今博古,依你之见,可真有玉珏?
5.不仅能做岀各种各样的古典家具,而且还通今博古,易经算命,阴阳地理。
6.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力敌万人,通今博古,天下谁不望风而服。
7.他生来才华是很出众的,所以读书造诣通今博古,五经四书都明白,可是明白是明白,但是读坏了,常常有愤世嫉俗的思想。
8.王帆解释说,义净是一位很值得人们尊敬的得道高僧,而且他知识渊博,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学富五车,通今博古,是难得的老师,王子书跟他学习,自然大有益处。
9.你到底在说什么,别在故作深奥了,我承认我没文化,不像你们‘四书五经’滥熟于胸,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通今博古,无所不知。
10.这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别号东坡,眉州眉山人氏,天资聪慧,过目成诵,乃人中骐骥,有通今博古之学、经天纬地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