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赃:官吏接受贿赂;枉法:歪曲和违背法律。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贪赃枉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的贪欲。
1.公职人员要有更高的道德操守,千万不可贪赃枉法。
2.父子两人是先后任的县官,却沆瀣一气地搜刮民财,贪赃枉法。
3.贪图享受则不思进取,不思进取则坐吃山空,坐吃山空则铤而走险,为官的贪赃枉法,为民的则杀人抢劫,最后垮台灭亡;而清贫则勤俭,勤俭则发愤,发愤则守法,守法则平安。
4.朝中大臣争权夺利任用亲近,各省官员欺上压下贪赃枉法,巧立捐税鱼肉百姓,甚至于强取豪夺草菅人命。
5.林黛玉很快就提出反对意见,她可是经常听到大明四处官员都是如何如何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
6.但由于历史原因与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行政机关的执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知法犯法、贪赃枉法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有些方面、有些地方甚至相当严重,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依法行政中一个最现实、最迫切的任务,这就凸显了对本论题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7.缺乏事前监督,执法只打死老虎——这是造成吞舟是漏,使贪赃枉法者。
8.真正的共产党员是决不会轻易贪赃枉法的。
9.多数印度人想要公路、学校和医疗保障,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他们的代表不会明目张胆地贪赃枉法。
10.皇上让你主持科考,你竟然不量才录用,贪赃枉法,该当何罪?
贪赃枉法的打字迷意思是不劳而获。
人在江湖漂,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自然会压下自身的某种欲望。等到达到心中所设定的目标后。藏在内心的那部分压制已久的欲望,也可说是本性,就会逐渐的显露出来。归根结底,还是人自身的问题。之所以在达成心中的目标以后,贪婪的本性才暴露出来。那是因为他在潜意识之中,觉得再也没什么能够压制住他了。所以,他才会无所顾忌,肆意妄为了。这种现象,在初次掌权的人身上最容易出现。个人观点。
王熙凤贪赃枉法主要还是中饱私囊呢。
在铁槛寺,经不住老尼一番语言刺激,事关重大却不向王夫人汇报,悄迷迷地3000两银子就进了腰包。随便动动嘴皮子,致使两个有情人离开人世,凤姐没事人一样。既没人发觉,事后更没有人追查,凤姐从此胆子越发大起来。
贾芸找工作,20两银子的香料凤姐收得坦然。赵嬷嬷为两人儿子找工作也难说没有给凤姐好处。后来金钏去世,为了补金钏的缺下人们开始频繁到凤姐这里走动,自送了不少东西,凤姐自己就说等他们送足了东西再说补人的事。
明里暗里,凤姐身处要职,为自己敛财不少,平时用度自然是公中的。
虽然贾府年年寅吃卯粮,财政赤子也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凤姐远远没有伟大到要拿私房钱去被亏空的地步。
她发狠时曾经和贾琏说过,她和太太的嫁妆非常可观,王家的地缝随便扫扫就够贾家吃一辈子的。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从根本上看王熙凤对贾家有些瞧不上,她感觉自己配贾琏是下嫁了,因为两家的家资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虽然老太太生日前后她曾当了一个金项圈,但是日后收回银子自然会从公中账上补回来。
府上后来日子艰难,有亏空,也能全记到凤姐头上。有空应当大家一起补。要知道凤姐的收入明着并不高,真正的财主多着呢。平级的李纨收入是凤姐的几倍,虽然不管家,但是有亏空时,大家都有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