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旧指帝王乐意听取下属的批评意见。
汉 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从谏如流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乐于接受批评意见。
1.我们要从谏如流,而不应因难见巧。
2.我校领导民主作风好,能从谏如流,所以群众有什么意见建议,都能及时反映。
3.他是个豁达大度,心胸开阔,从谏如流的人。
4.我校领导能从谏如流,所以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都能及时反映。
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们要从谏如流,顺应民心。
6.治理国家要从谏如流,深闭固距是不行的。
7.如今是法制社会,从谏如流,你对政府有什么意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出来。
8.为了扭转工厂亏损的局面,领导从谏如流,大家纷纷献计献策。
9.这次会议从谏如流,相互交流经验,开得很成功。
10.高思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原始的欲望,像野兽一样,吞噬着他坚强的意志,他越反抗,冲击力越强,索性开闸放水,从谏如流。
唐朝从谏如流的臣子有魏徵,纳谏如流的君王有唐太宗。战国时代从谏如流的臣子有邹忌和淳于髡,纳谏如流的君王有齐威王。
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从是听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