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战:恐惧得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战战兢兢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状语;含贬义。
1.周总理曾经指出,在长江上筑坝是要载入史册的大事,我们要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
2.小明战战兢兢地躲在门口,等着父亲的问话。
3.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4.因为这个实验不容出错,所以大家战战兢兢的,不敢大意。
5.同学们大都战战兢兢地走进会考考场。
6.由于闯了大祸,小强战战兢兢地等着父母的批评。
7.今天老师的脾气很不好,我们战战兢兢的上完了这堂课。
8.小时,逢年过节,每家每户必放鞭炮,为了好玩,我会去点燃,虽然我心中不怕,但我仍战战兢兢的。
9.他在老师面前战战兢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10.他闯了祸战战兢兢,不知该如何是好。
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犹言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语·第八章·泰伯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後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2] 明·李贽《初潭集·君臣一》:黄帝居人上,惴惴如临深渊。
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小心谨慎
吓得身体发抖,嘴里说不出话来。
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小心谨慎此外,还有:如临深渊如临深谷胆战心惊胆颤心惊小心谨慎小心翼翼小心敬慎惊慌失措言行慎重谨小慎微谨言慎行不敢疏忽面无人色手足无措如坐针毡张皇失措心慌意乱惊心动魄
意思是:温和恭谨那些人,就像站在高树上。担心害怕真警惕,就像身临深谷旁。心惊胆战太不安,如踩薄冰恐沦丧。温温:和柔的样子。恭人:谦逊谨慎的人。惴惴:恐惧而警戒的样子。 出自周代无名氏《小雅·小宛》,原文节选: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榖?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译文: 看那小小鶺鸰鸟,边翻飞呀边欢鸣。天天在外我奔波,月月在外我远行。起早贪黑不停歇,不辱父母的英名。 交交啼叫青雀鸟,沿着谷场啄小米。自怜贫病更无依,连遇诉讼真可气。抓把米去占一卦,看我何时能吉利? 温和恭谨那些人,就像站在高树上。担心害怕真警惕,就像身临深谷旁。心惊胆战太不安,如踩薄冰恐沦丧。
战战兢兢的释义:战战,因害怕而发抖。兢兢,小心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毋庸置疑是神态描写,战战兢兢是描写一个人谨小慎微害怕的情景。战战兢兢虽然是神态描写,但它反映的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内心的害怕或恐惧在人的肢体上的反映。
神态描写也是一种艺术手段,在创作上如果没有神态就没有人物,即是有,人物也活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