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泰然自若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1.这个消息给了他当头一棒,但维维安却泰然自若。
2.他这泰然自若的神情倒使丽莉有些心慌。
3.我们应当培养出准备变成静物的那种泰然自若的心情。
4.他摆出平时那种泰然自若的庄严态度,跨过那个污浊的门槛。
5.狱官欷歔流涕,但洪述祖却泰然自若。
6.她的表情居然还是泰然自若,优游自在。
7.而龙椅上的颛顼,泰然自若,安如泰山,丝毫不受影响。
8.在媚兰那泰然自若的姿态旁边,显得学生气可绝对不行呀!
9.在成功面前,戒骄戒躁学会谦恭;在委屈面前,宠辱不惊学会包容;在等待面前,泰然自若学会忍耐;在痛苦面前,浴火重生学会坚强。
10.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性格或业绩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我们对于不受世人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是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阿兰·德波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