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失魂落魄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用于人。
1.他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着,孤独而又无助。
2.面对着破烂不堪的生活,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失魂落魄,虽然他的妻子一直在他耳边喋喋不休,他没有一点忐忑不安,只是拿来日方长来敷衍。
3.疯狂的敌人被我军打得落花流水,失魂落魄。
4.他每天失魂落魄,到处游走,彷彿在逃避什么似的,令人生疑。
5.我军包围石城后,吓得守敌失魂落魄,急忙挂起白旗宣布投降。
6.我听到楼道里有脚步声,我的心又悬了起来,外面的风吹得更大了,我失魂落魄、毛骨悚然、手足无措。
7.考试前的周末的早上,在梦里,我梦见,我考得一塌糊涂,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在河边。
8.他整天都失魂落魄的。
9.我真是骑虎难下,再说,这个姑娘已经使我失魂落魄了。
10.我们打了一阵机关枪,那几个敌人失魂落魄,连滚带爬地钻进了碉堡。
词目 失魂落魄发音 shī hún luò pò释义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出处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示例 那知我福气薄,叫神鬼支使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用于人 近义词 魂不守舍、惊慌失措 反义词 泰然自若、悠然自得 歇后语 三个小鬼丢了两
失魂落魄是因为对事物极度惊慌、心神不宁,非常的害怕,是不存在勾魂夺魄的,主要还是心里恐惧的原因。
“失魂落魄”的“魄”意思是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
”失魂落魄”是成语。
形容心神不安,行动失常,惊慌之极。
失魂落魄是贬义词。失魂落魄是形容惊慌恐惧,心神不安而行动失常的样子。很显然,这只能用在反面的人物或事物身上,因而是贬义词。如,1949年,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在大陆上基本被消灭,国民党政府那些达官贵人失魂落魄,纷纷逃窜,犹如丧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