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折字读什么,折字是什么意思

折字读什么,折字是什么意思

  • 折字的读音shé
  • 折字的部首
  • 折字的笔画7画
  • 折字的构造左右结构
  • 折字的繁体字
折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折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折字笔画有7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折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折字不是常用字;

折字的基本解释

◎ 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shé  ㄕㄜˊ
◎ 断,绳子折了。
◎ 亏损:折本生意。
◎ 姓。

折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shé 
〈动〉
(1) 断而犹连 [bend]。如:扁担折了;折腿烂手的人(指没有什么本领的人)
(2) 使断成两截(如在变形应力或张应力下) [break]
别太使劲,不然绳子就要折了
(3) 生意亏损 [lose money in business]。如:折耗;折本儿;折阅(商品减价销售)
(4) 另见 zhē;zhé
词性变化
zhé 
〈名〉
(1) 账册 [folder;booklet used for keeping accounts]。如:存折
(2) 按原数减去其中的成数 [discount]。如:打八折
(3) 汉字笔画名 [turning stroke in Chinese character]
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法书要录
(4) 又如:横、竖、撇、点、折
(5) 戏曲名词。元、明杂剧剧本中的一个段落,每剧大都四折 [act]。其中可单独演出的一折,叫“折子戏”
(6) 姓

摺 zhé 
〈动〉
(1) 折叠 [fold]
折叠环复。(往复环绕。)——明· 魏禧《大铁椎传
折藏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折袖(袖口翻出一块的服装式样,供习武时穿用);折本(古代由长卷折叠成的书本);折扇
(3) 转折;曲折 [turn]
折遇墙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又三四折。——清· 林觉民《与妻书

摺 zhé 
〈名〉
(1) 折子 [book]。如:经折;奏折;折片(清代称奏文为折片);折奏(直达皇帝的奏章)
(2) 另见 shé;zhē

折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zhé]
[《廣韻》旨熱切,入薛,章。]
亦作“2”。“1”的简化字。
(1)折断;摘取。
(2)曲折;弯。
(3)反转;改变方向。
(4)折服。
(5)责难,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缺点。
(6)屈服;屈尊。
(7)折毁;挫败。
(8)折磨。
(9)毁掉;减损。
(10)夭折;死亡。
(11)犹杜,闭。参见“折口”。
(12)判断;裁决。
(13)折合;抵当。
(14)折扣。
(15)折叠。
(16)折子。
(17)绉纹;绉折。
(18)指起皱纹。
(19)开采。
(20)握持。
(21)表示手握的大小。
(22)倾斜容器,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23)汉字笔画名。
(24)戏曲名词。元明杂剧结构的一个段落称折。每剧大都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韵到底的一个整套。明清传奇剧一般分“出(齣)”,也有写作“”的。其中可单独演出的叫折子戏。后亦指歌舞剧的一幕。
(25)古代封土为坛进行祭地的处所。
(26)古代葬具。
(27)见“折折”。
(28)姓。汉有折像。见《後汉书》本传。
[②][zhē]
(1)倒转;翻转。
(2)倒过来倒过去。
[③][shé]
[《廣韻》常列切,入薛,禪。]
(1)断而犹连。
(2)亏损,蚀耗。
[④][tí]
[《廣韻》杜奚切,平齊,定。]
见“折4折”。

折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折古汉语字典解释

zhé
〈动词〉断。庖丁解牛》:“族庖月更刀,也。”【动】断。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
〈形容词〉弯曲。《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蛇行,明灭可见。”
〈动词〉拐弯;转弯。《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直走咸阳。”
〈动词〉挫败。《教战守策》:“破其奸谋,而其骄气。”
〈动词〉叠。《促织》:“藏之,归以示成。”
shé
〈动词〉损失。《失街亭》:“魏延左冲右突,不得脱身,兵大半。”
变】将家产财物价变卖。
狱】判案。
证】双方书面对质,以验真伪。

折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拼音:zhē ; zhé ; shé ;
解释:篆文㪿。从手。按此唐後人所????增。斤????艸,小篆文也。艸在仌中。籒文也。從手從斤,隷字也。九經字㨾云。說文作㪿。隷省作。類篇,集韵皆云隷從手。則非篆文明矣。

含折字的诗歌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 宋朝·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先秦·佚名《送别诗》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朝·王之涣《送别》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唐朝·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唐朝·郑谷《莲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宋朝·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唐朝·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 宋朝·吴文英《花心动·柳》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唐朝·白居易《青门柳》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宋朝·苏轼《送顿起》

含折字的成语

【发音】sān zhé zhī gōng

【解释】肱:胳膊。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今闻老爷大展三折之肱,治我一国之主,若主上病愈,老爷江山有分,我辈皆臣子也,礼当拜请。”

【发音】sān zhé qí gōng

【解释】肱:手臂。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自能造诣精深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发音】sān zhé gǔ wéi liáng yī

【解释】股:大腿。几次折断大腿,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出处】唐·欧阳詹《送洪孺卿赴举序》:“三折股为良医。予五升词扬,四遭渏摭,是以窃知乎之则。”

【发音】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

【解释】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与折字同音的字
与折字同笔画的字
与折字同五行的字
与折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