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录字笔画有8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录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录字不是常用字;
◎ 记载,抄写:记录。载录。抄录。录供。
◎ 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册:语录。目录。回忆录。
◎ 采取,任用:录取。收录。录用。甄录(经审查鉴别而任用)。
详细字义
◎ 录
録 lù
〈名〉
(1) (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2) 同本义 [green metal]
録,金色也。——《说文》
(3) 记载言行事物的册籍 [record]
录,记之具也。——《广雅·释诂三》
皆辨其物而奠其录。——《周礼·职币》
(4) 又如:言行录;名人录
(5) 次第,次序 [order]
今大国越录。——《国语·吴语》
词性变化
◎ 录
録 lù
〈动〉
(1) 总领 [lead;head]
融为太尉,并录尚书事。——《后汉书·章帝纪》
(2) 又如:录公(对总领台阁尚书事者的敬称)
(3) 抄写(含有有选择地照样誊写的意味) [copy]
手自笔录。——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
余之手录。
(5) 又如:抄录(抄写);录黄(宋代中书省枢密院承旨抄录颁送门下省的文件)
(6) 记载 [record]
《春秋》录内而略外。——《公羊传·隐公十年》
录功而与官,则莫敢索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7) 又如:采录(采集并记录);笔录(用笔记录);录囚(审讯登录囚犯的罪状)
(8) 采取 [take;adopt]
君既若见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录用(录取任用);录遗(选录遗才)
(10) 记;惦记 [keep thinking about; remember with concern]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 逮捕 [arrest; seize]
吏录一犯夜人来。——《世说新语·政事》
(12) 收集;收藏 [collect; store up]
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世说新语·政事》
[①][lù]
[《廣韻》盧谷切,入屋,來。]
“彔1”的新字形。
(1)见“录曲”。
(2)见“录蔌”。
(3)“錄”的简化字。
[②][lù]
“録1”的简化字。
[③][lǜ]
“録2”的简化字。
【发音】wēi bù zú lù
【解释】微:小;录:记录。渺小得不值得记上一笔
【出处】《新五代史·唐庄宗纪》:“而夷狄无文字传记,朱邪又微不足录,故其后世自失其传。”
【发音】zé yōu lù qǔ
【解释】择:选择;录取:任用。选择优秀的录用
【出处】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发音】yǒu wén bì lù
【解释】闻:听到的;录:记录。凡是听到的;全部记录下来。
【出处】清 张春海《宦海》第11回:“在下做书的更不便无端妄语,信口雌黄,不过照着有闻必录的例儿,姑且的留资谈助。”
【发音】zhēn qí lù yì
【解释】谓选拔录用优秀的人才。
【出处】《三国志·吴志·步骘传》:“骘于是条于时事业在荆州界者,诸葛瑾……李肃、周条、石幹十一人,甄别形状。”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李肃]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以此服之。”
皇甫录(1470—1540, 世庸, 明苏州长洲人),号近峰。弘治九年进士,授都水主事,出知顺庆府,被劾归。以博雅称。有《明记略》、《近峰闻略》、《下陴纪谈》、《蘋溪集》、《容台集》、《果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