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字五行属性是“水”,适合生辰八字缺水的孩子起名使用;
辅字笔画有11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辅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辅字不是常用字;
◎ 古代夹在车轮外旁的直木,每轮二木,用以增加车轮载重支力。
◎ 帮助,佐助:辅佐(协助,多指政治上)。辅弼。辅助。辅导。辅相(xiàng )。
◎ 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区:畿辅。
◎ 人的颊骨:辅车相依(“车”,指牙床,喻互相依存)。
详细字义
◎ 辅
輔 fǔ
〈名〉
(1) (形声。从车,甫声。本义:车旁横木。辅所以益辐,使之能重载)
(2) 同本义 [side poles of cart]
輔,人颊车也。——《说文》。按,当作木夹车也。
若车之有辅。——《吕氏春秋·权勋》
辅,小木。——《尔雅》。按,车辅木之小者。
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诗·小雅·正目》
(3) 又如:辅材(制作车轮外旁夹毂的直木材料)
(4) 助手 [helper;assistant]
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谋攻》
(5) 面颊 [cheek]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 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杜预注:“辅,颊辅;车,牙车。”
(6) 又如:辅牙(颊辅和牙床。比喻相互倚助);辅车(颊辅与牙床);辅颊(上颌与面颊。泛指面颊)
(7) 人的颊骨 [cheek bones]
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周小史》
(8) 旧指京城附近的地方 [territory surrounding capital]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后汉书·张衡传》
(9) 又如:汉代的“三辅”、“六辅”;辅墙(内墙)
(10) 星名。如:辅星[Alcor],视星等为4.03等,即大熊座第80号星,大熊座S星(北斗七星第六颗星的伴星);辅湛(辅星沉没。辅:星名)
(11) 姓
词性变化
◎ 辅
輔 fǔ
〈动〉
(1) 佐助,从旁帮助 [assist]
览民德焉错辅。——《楚辞·离骚》
士仓又辅之。——《战国策·秦策五》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孙子·谋攻》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辅翼(辅佐;帮助);辅弼(辅佐;帮助);辅世(辅助世人);辅臣(辅助的臣子);辅成(助成)
(3) 护卫 [guard,protest]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4) 通“捕”( bǔ)。捕捉 [capture;catch]
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管子·霸言》
[①][fǔ]
[《廣韻》扶雨切,上麌,奉。]
“辅1”的繁体字。亦作“1”。
(1)车轮外旁增缚夹毂的两条直木,用以增强轮辐载重支力。
(2)指车轮内面接辐而外面顶住轮圈的内缘。
(3)面颊。
(4)辅助。
(5)依附,亲附。
(6)卫护,屏藩。
(7)从属,次要。
(8)辅佐之臣。
(9)指府吏。古代官署中的办事人员。
(10)指京城附近起辅卫作用的郡邑。
(11)指朋友。
(12)指辅骨。
(13)星名。
(14)弓。矫正弓弩的器具。参见“輔檠”。
(15)指小木。即扶苏。
(16)书法术语。用小指紧靠无名指后,辅持该指,使握笔有力。
(17)姓。春秋有辅果。见《国语·晋语九》。
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元朝·白朴《得胜乐·夏》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唐朝·戎昱《咏史 / 和蕃》
【发音】huáng tiān wú qīn,wéi dé shì fǔ
【解释】皇天:上天;辅:辅助。老天爷公正无私,总帮助有德行的人
【出处】《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发音】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解释】相:互相;辅:帮助;成:促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出处】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
【发音】xiāng fǔ ér chéng
【解释】辅:帮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有你的勇猛进取,就不能无我的审慎周详,这就叫作相辅而成。”
【发音】xiāng fǔ ér xíng
【解释】互相协助进行或互相配合使用。
【出处】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两者之说始得无蔽。”
朱辅( 东汉梁国人), 名一作酺明帝时益州刺史在州数年,宣示威德,白狼、槃木等诸部族均归附章帝初以事免官
赵辅(?—1486, 良佐, 明凤阳人),袭职为济宁卫指挥使。景帝嗣位,以荐充左参将,守怀来。成化初以都督同知从韩雍镇压两广瑶壮民起事,破大藤峽,还封武靖伯。旋以虚报战功被劾,帝不问。复总兵辽东有功,进侯爵。八年,拜将军,领兵大举搜河套,至榆林不进又被劾。辅好结权幸,虽屡遭论劾,卒无患。
钱公辅(1023——1074, 君倚, 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第进士,通判越州,为集贤校理、同判吏部南曹。历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知明州,知制诰等。英宗即位,献《治平十议》。因事谪为滁州团练使。神宗立,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复知制诰。命知谏院,忤王安石意,罢知江宁府。改提举崇福观,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