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墨守成规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当其他媒体都墨守成规时,小报就有了优势。
2.然而近来,投资银行却不再墨守成规。
3.改革开放不能墨守成规。
4.智者随机应变,愚者墨守成规。
5.在音乐创作上,他一直是勇於创新,绝不墨守成规。
6.它想要摆脱其办事效率低下和墨守成规的名声。
7.时代瞬息万变,一味墨守成规,终将被淘汰。
8.我们要敢于创新,不能墨守成规。
9.我们提倡改革开拓,反对墨守成规。
10.要改革,我们就不能再墨守成规了。
墨守成规/释义
释义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称善于防守者为墨守。成规,现成的规则、方法。形容死守老规矩,保守固执,不求改进。
比喻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墨守成规,不敢勇于创造也决然是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相容的。
【解释】: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出处】: 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三者都是贬义的。 因循守旧( yīn xún shǒu jiù):沿袭旧规,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出自 《汉书·循吏传序》。 墨守成规,亦作“ 墨守成法 ”。战国时墨翟(即墨子)善于守城,世人谓之“墨守”。后以“墨守成规”指固执旧法,一成不变。 清 王韬 《瓮牖馀谈·犹太古历说》:“而至今,中法每不如西法之密,何哉?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 固步自封,成语,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又做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和“故步自封”,都含有“因循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的意思。但“墨守成规”偏重在固执地按老一套办事,不肯改进;“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
坚持按原则制度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