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南辕北辙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1.只有目标明确,才不会南辕北辙。
2.今夕何夕,大家竟可聚在一起;赶明儿,南辕北辙,又要各奔前程了!
3.他不按老师所说的方法进行锻炼,因而南辕北辙,根本达不到目的。
4.他这人做事总是南辕北辙。
5.如果无视客观规律,只凭主观想像,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
6.两个人在创作方法上南辕北辙。
7.他俩的个性南辕北辙,根本谈不拢。
8.如今我的生活方式和原本的构想,可说是南辕北辙,全不相干。
9.我让你去日本出差,你竟然跑去北京,天啊,真是南辕北辙。
10.我们做事要考虑方法,不要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南辕北辙的意思
“南辕北辙”字面上的意思是本来是想往南前行,而车子却往北前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是相反的。
南辕北辙的道理
做事前要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是与目标是相反的。
拓展资料
《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要乘车到楚国去的人,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