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
《孝经·诸侯章》:“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高而不危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高而不危,满而不溢”,谚语,意思是身居高位却不危险,水虽装满却不外溢,指谦虚谨慎的人地位再高,也不会出问题。
出处
《孝经·诸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元·杨梓《豫让吞炭》一:“让闻我主索地,赵君避席,主人反欲见伐。且高而不危,满而不溢。”
gāo ér bù wēi 成语释义 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 成语出处 《孝经·诸侯章》:“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句 《新五代史·高从诲传》:“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充裕丰盈也不会损溢。
孝顺父母长辈。来源:“老”字下面去掉一个“匕”再加一个“子”字,意为儿子背着年老的父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