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人心惟危是什么意思

人心惟危是什么意思

人心惟危
  • 人心惟危的读音rén xīn wéi wēi
  • 人心惟危的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人心惟危的结构主谓式成语
  • 人心惟危的年代古代成语
人心惟危的解释

惟:是;危:险恶。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

人心惟危的出处

《尚书 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的用法

人心惟危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用人心惟危造句

1.她怀疑那人心惟危的说法。 

2.人心惟危,道心唯微……唔……唯精……唯一……

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

4.需要常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的含意。

5.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修仙者,首重修心!林昂扬自小在碧云剑派修炼,道心初成之日,被派往矿脉作为常驻弟子,无意中得到破道天书。

6.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7.需要常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含意。

8.人心惟危,道心性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9.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应该怎么理解?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龠,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中间是空的,拉开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橐,橐内空气通过排气阀排出空气。

,有竭,穷尽的意思。

把天地比作橐龠,天地之间象橐龠一样,中间是空的,这种空指的是虚空,虽然是虚空的,但并不是没有东西,相反虚空中不断会有东西产生,天地之间会不断的运动,这个动就产生生命,动得越多产生的生命越多,虚空里面永远不会穷尽。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还记得前面老子说的“不言之教”,这里老子说“多言数穷”,这里再次说明“言”就是“说话”。数是什么呢?第二十七章:善数不用筹策。这里可以得出“数”就是“计”。穷,穷尽。前面说过不言之教,这里的多言就是指多言之教。那么“多言数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多说话的方式教育别人,这种教育的计数方法是会穷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要明白老子的目的是为了大家达到无欲,所以老子提倡大家不言,不言就安静了,离无欲就近了。老子提倡不争,不争,大家就心平气和,离无欲就近了。这里多言,当然就会产生欲望的增加,离无欲就远了。

老子说天地有这种真仁之心,圣人也有这种真仁之心,如果失去了,天地就会把万物像刍狗一样对待,圣人就会把百姓像刍狗一样对待。老子举例说明这个真仁之心很重要,它在天地之间不停的运转,它也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怎么才能找到它呢,说是找不到它,只有做才能找到它,怎么做呢,守中才能找到它。大多数人看到守中,很难明白它的意思,把中通冲,看成虚解。其实老子在这里告诉大家得到真仁之心也就是道的方法是守中,这个中是什么意思?这个中表示天地之中,也表示人体之中。《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也是我们守中的中。

守住我们喜怒哀乐之未发的心,也是守住我们的仁心,也就是守中,我们就能获得道心。

本章先提出天地之仁,次以橐龠相比,最后得出“守中”之要。

老子本章特别告诉我们,要达到玄妙之门的方法:守中。

尚书

·大禹谟》:“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

上古先帝在传位时留给下一任帝的内容,就是守中,可见守中的重要性。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什么意思?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直译:人心难易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治世贵在守中固善。意译: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什么意思?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直译:人心难易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治世贵在守中固善。意译: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惟:语助,无实义。  危:凶险。  道心:指伦理道德的准则。  微:精微。  精:精心。  允:真诚。  厥jué:其。  允执其中,谓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这里要澄清一下,古代治国的本质在于治理百姓,因此有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区分。贵族的重要工作在于治理百姓,而百姓的重要工作在于从事具体的劳作。正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古时候没有人权平等这一说。因此,要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才能理解这十六个字,也就是要依据统治者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十六个字不仅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会产生歧义。这是因为古代智者思维高深,但用词却十分简洁惜墨,体现了较高的文字修养,同时古代的语法与今天有所不同,许多的表达方式从今天看来是从“反论”的方法来叙述事情的。而且最要命的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当时的语境了,因此用任何现代语言解释只会挂一漏万。尽管如此,这十六字仍大致可以作这样的解释:一是治国重在治理人心。一方面由于人心难测又难以改变,所以对百姓不得不有所防范。治国者须因事为制、随机应变,不可固守旧制,应把握“无德必亡,唯德必危”的尺度;另一方面,要积极疏导,要从最易造成百姓心中纠结的社会问题入手,也就是要从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层面思考问题,防范社会的结构性利益失。也就是要防止结构性利益失衡成为人心不稳的根源。要以“人道”还治人心,适时教化,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警惕因人心不稳导致民怨迭起、社会不稳定,要扼制不确定因素的灾难性放大。  二是治国重在抓住事物发展的趋势。由于趋势生于微毫之处,故在“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就要注重防微杜渐。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趋势生于微毫之处,往往不能被轻易察觉,也不容易区分,如同“道”一样。因此要格外细心,慎始敬终,要以“地道”(注1)格物致知,明察秋毫,保持必要的敏感性和判断力。(《道德经•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经•十四章》说,“博之不得,名曰微”)。  三是治国重在以精纯专一的态度探究事物的本质,不被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充分发挥统治者的主观能动性。四是治国重在切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以不偏不易的务实态度(中庸之道)遵循“天道”(客观规律),从而守中固善,统率治国纲领。(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从古代《易经》的观点来看,十六字应看作一个整体,而且只有“惟精惟一”是统治者在主观层面上把握所有治国真言的一把钥匙,也是古代君主及士人较为看重的四字真言。由于“惟精惟一”属于主观层面的把握,因而象征了主体。而其余十二个字只是象征了三个不同层面的客体,分别为人道、地道、天道,只能遵循和牢记,不能违背和超越。从而在总体上由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了体现整体性的阴阳格局。  您好!很高兴第一时间为您解答,如有问题请及时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

人心惟危的出处是什么?

人心惟危[rén xīn wéi wēi][释义]惟:是;危:险恶。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出处]《尚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虞迁十六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啥意思?

意思是人心危险,道心精微,要精研要专一,诚实保持着中道。原句出自于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尚书》。

1、字词解释: (1)人心惟危:指心地险恶,不可揣测。 (2)惟精惟一:指精纯专一。 (3)允执厥中: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2、原文: 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白话译文: 我赞美你的德行,嘉许你的大功。上天的大命落到你的身上了,你终当升为大君。人心危险,道心精微,要精研要专一,诚实保持着中道。无信验的话不要听,独断的谋划不要用。可爱的不是君主吗?可畏的不是人民吗?众人除非大君,他们拥护什么?君主除非众人,没有跟他守国的人。 要恭敬啊!慎重对待你的大位,敬行人民可愿的事。如果四海人民困穷,天的福命就将永远终止了。虽然口能说好说坏,但是我的话不再改变了。

人心惟危可以取哪些名字
人心惟危的近义词
  • 【发音】rén xīn pǒ cè
  • 【解释】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容人心险恶。
  • 【出处】《新唐书 尹愔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