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赃枉法的官吏。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
贪官污吏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1.抗战期间,国统区的老百姓本来就民不聊生,却还要受贪官污吏的盘剥。
2.统治者经常明令禁止贪污受贿,但招权纳贿却成了官场惯例,贪官污吏总是大行其道。
3.广播电视对那些贪官污吏的犯罪进行了曝光。
4.龙头铡斩皇亲国戚,虎头铡斩贪官污吏,狗头铡斩市井刁民。
5.希望中国能清理一切贪官污吏,政清人和。
6.打破贪官污吏盘踞要津,把持朝政的格局,减轻变法的阻力。
7.形事主义,贪官污吏太多,杀贪除污与整军备战共进。
8.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
9.世界上大事情像可以随便应付,偏是小事倒丝毫假借不了。譬如贪官污吏,纳贿几千万,而决不肯偷人家的钱袋。
10.继而挥霍无度,寻欢作乐,甚至听信谗言,倚仗权门,繁刑重敛,荼毒生灵,胆大妄为,实为贪官污吏。
第一因为是骄横的蓝玉将军设计冤枉的这个御史,御史是明朝的监察重职,这个御史得罪了蓝玉将军,蓝玉要治他于死地。被朱元璋发现。
第二是因为朱元璋知道如果杀了御史,纳谏的人就更少了,也更助长了蓝玉的嚣张气焰,但是又是用人之时,还指望蓝玉西征揭露法办蓝玉会扰乱军心,所以就用这个御史是范仲淹后人免罪的说法没有处罚他,可谓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