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耳聋口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装聋做哑”。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
装聋作哑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1.政府抽税啊,得了钱当然装聋作哑。
2.如果有人真心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请不要装聋作哑。
3.应该他表态的时候,他却装聋作哑。
4.面对不可辩驳的事实,他只有装聋作哑了。
5.他看到我的脸是外国的和立即装聋作哑。
6.对于社会的不良风气,不能装聋作哑,不闻不问。
7.我们都明白,只有爱情故意装聋作哑。
8.他们对于这种正义和血缘的呼声完全的装聋作哑。
9.由于无力反抗,对于官府的不义之举,人们只好装聋作哑。
10.遇事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装聋作哑,回避矛盾是不行的。
大城市的街头繁华地方一般都有这样人来乞求的,为了生活,讨一些钱
【成语】: 装聋作哑【拼音】: zhuāng lóng zuò yǎ【解释】: 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近义词】: 不闻不问、装模作样、矫柔造作【反义词】: 振聋发聩
你忘了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难得胡涂
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难得糊涂
1.
爱就要大声吼出来,因为那时我们习惯装聋作哑。
2.
你说不清道不明,
3.
我也就装聋作哑。
4.
我若愿意,新欢是你,旧爱是你。
装聋作哑,未必不是好事。而你装聋作哑,如此的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