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行尸走肉是什么意思

行尸走肉是什么意思

行尸走肉
  • 行尸走肉的读音xíng shī zǒu ròu
  • 行尸走肉的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 行尸走肉的结构联合式成语
  • 行尸走肉的年代古代成语
行尸走肉的解释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

行尸走肉的出处

晋 王嘉《拾遗记 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行尸走肉的用法

行尸走肉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行尸走肉的典故

  • 东汉人任末从小家境贫寒,他勤奋好学,始终坚持自学。他对自己要求活到老、学到老,曾经用荆条作笔,用树液加上烟灰作墨,映着月光读书。他成为一个十分博学的人,收了很多学生,他说人如果不学习就像行尸走肉一样

用行尸走肉造句

1.有些汽车制造商就如同汽车界的僵尸或是行尸走肉一般。

2.他整天无所事事,颓靡不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3.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失去文化,便如同失去灵魂一样,活著也只是个行尸走肉罢了。

4.我通常不太写像行尸走肉这种暴力剧。

5.埋头苦干,然后从不改变,就等于行尸走肉

6.她并不幸福,属于行尸走肉一类人,过着庸碌的生活。

7.人人都知道其中一半都已是行尸走肉

8.共和党人现在都像是行尸走肉

9.那些貌似强大的侵略者,只不过是一群徒有其表的行尸走肉而已。

10.不要再流连于世俗的花园,因为没有不败的花;不要再空虚地过着生活,因为那只是行尸走肉

“行尸走肉”是什么意思?

【词语解释】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字词解释】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近义词】 酒囊饭袋、行尸走骨

【反义词】 虽死犹生

[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编辑本段]成语示例

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而已。(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编辑本段]成语故事

原文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及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译文

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行尸走肉可以取哪些名字
行尸走肉的近义词
  • 【发音】jiǔ náng fàn dài
  • 【解释】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 【出处】宋 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