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行尸走肉是什么意思

行尸走肉是什么意思

行尸走肉
  • 行尸走肉的读音xíng shī zǒu ròu
  • 行尸走肉的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 行尸走肉的结构联合式成语
  • 行尸走肉的年代古代成语
行尸走肉的解释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

行尸走肉的出处

晋 王嘉《拾遗记 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行尸走肉的用法

行尸走肉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行尸走肉的典故

  • 东汉人任末从小家境贫寒,他勤奋好学,始终坚持自学。他对自己要求活到老、学到老,曾经用荆条作笔,用树液加上烟灰作墨,映着月光读书。他成为一个十分博学的人,收了很多学生,他说人如果不学习就像行尸走肉一样

用行尸走肉造句

1.梦想是遥远的,但又是触手可及的。梦想是什么可能没有人知道。梦想是千变万化的。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就像一具行尸走肉一样。没有了梦想,就像没有了灵魂一样。

2.不甘愿被折离枝端失去了灵魂。不能做坚韧的行尸走肉。宁愿自毁至形容狰狞,被人丢弃。如此,这短而无救的美,才深入骨髓,令人怀恋。绝不苟延残喘。安妮宝贝。

3.竖锯:你好杰夫,在过去的几年里你让自己成了生活中空壳般的行尸走肉,内心充斥着憎恨与复仇,憎恨那个喝醉酒并撞死你儿子的司机。

4.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5.时光的潜逃,偷走了我们的年华,留下了模糊的回忆和寂寞,在也回不去那无忧无虑的时光。每天犹如行尸走肉地活着,重复着同样的生活规律,不知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

6.安王府内,遭受如此打击的安王像行尸走肉一般无昼无夜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无人敢上前打扰。

7.当我们心里实在是充满着悲伤的时候,看到满街的人我们都是麻木的,那个叫做行尸走肉

8.周围的海风还在呼啸着,隐隐传来鬼哭狼嚎的声音,似乎还搀杂着僵尸的叹息,吸血鬼的叫嚣,成千上万行尸走肉不甘的叹息。

9.这些人,外表看上去还很饱满,但脑子却是空空的,没有思想,没有追求,在我看来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

10.无心的眼睛陷在了阴影中,心中的主意迅速有了雏形。为什么要杀月牙?因为月牙杀了张显宗。为什么要把张显宗制成行尸走肉,即便化成了一具腐尸还不抛弃?因为对于岳绮罗来讲,张显宗与众不同,很重要。

“行尸走肉”是什么意思?

【词语解释】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字词解释】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近义词】 酒囊饭袋、行尸走骨

【反义词】 虽死犹生

[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编辑本段]成语示例

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而已。(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编辑本段]成语故事

原文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及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译文

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行尸走肉可以取哪些名字
行尸走肉的近义词
  • 【发音】jiǔ náng fàn dài
  • 【解释】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 【出处】宋 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