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上进;不顾将来;只贪图眼前的安宁。苟且:得过且过;偷安:贪图安逸。
宋 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苟且偷安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我们不能苟且偷安,一定要自强不息,才能创出一番事。
2.南宋王朝偏安一方,苟且偷安,不谋收复国土,只是贪图享乐,结果只能是加速灭亡。
3.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应努力工作,不得苟且偷安。
4.年轻人理当奋发图强,岂可苟且偷安,不思进取。
5.你不能苟且偷安,应该重新振作起来。
6.国家面临危难,人民怎么可以苟且偷安?
7.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宁愿葬身鱼腹,也不愿苟且偷安,与腐败的统治者同流合污。
8.南宋的覆灭,显然是统治者苟且偷安,自取灭亡的结果。
9.与其苟且偷安,不如奋力一搏,或许可以开创新局。
10.南宋偏安江左,当权者在这里苟且偷安。
苟且偷安: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且:暂且。这两个词都是贬义词,区别不大。都是胸无大志、不思进取、没有长远打算,浑浑噩噩混日子的人。例句:①宋·汪应辰《文定集·廷试策》:“承晏安太平之后,苟且偷安,昧于远图,政令日弛,法度日隳。”
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十回:“做大员的这样苟且偷安,做属吏的又是那般逢迎得意。”
②但是吃烟人的脾气,总是得过且过,那一个是真心肯戒。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