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筋骨;疲:疲劳;尽:完。形容非常劳累;力气已经用尽。也作“力尽筋疲”。
宋 司马光《道傍田家》:“筋疲力尽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筋疲力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
1.接着是一匹活马,勇敢地与水搏击。但是我们担心,洪水的力量将使它上岸之前就筋疲力尽了。
2.那位筋疲力尽的赛跑运动员一头栽倒,直喘气。
3.而那帐篷纹风不动,楚超风到得拂晓时分,自己将自己折腾得筋疲力尽,倒头便也顾不上那些蚊虫了。
4.逼近一看,萤火虫汇成数条波浪般缓缓起伏摆动着,本以为萤火虫是颤动着发出光亮,不意看见的确实筋疲力尽、逐渐萎缩的景象。数万、数十万的萤火虫交叠着身体,不休不止地一闪一灭,正创造苦闷寂寞的生命光块。
5.此时的于利超已筋疲力尽,他强忍着疼痛用书包带绑紧受伤的大腿避免失血过多。
6.我见他站起身,醉醺醺地步入舞池,寻找像塞丽娜的女孩。我一动不动,不紧不慢地抽着烟,见他走过来走过去,知道他在浪费时间,他会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地走回来,找不到迷雾和人群中的天堂之门。胡利奥·科塔萨尔。
7.我跑出大楼,跑过转角到我的巡逻车停的地方,然后筋疲力尽得靠在引擎盖上。
8.还有人往阿勒河里扎猛子,游到筋疲力尽,便躺在河边厚厚的草上吟诗诵赋。
9.在你气喘吁吁在赛道上奔跑时,同学站在终点线上给你一个微笑,即使你已筋疲力尽,你还是你还是会努力冲刺。微笑是一种高尚的表情,是同学对你鼓励的态度。
10.然后是处处的掣肘、步步的艰辛,然后是四处火起,筋疲力尽,最后或者就是无暇自顾、无力自顾了。
筋疲力尽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精疲力尽 [jīng pí lì jìn] 基本释义 精神疲乏,气力用尽。
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出 处 汉·焦延寿《焦氏易林·巽》:“蹇驴不材,骏骥失时,筋劳力尽,罢于沙丘。”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筋疲力尽”一共有如下几种表达法:be tired [pumped] out 筋疲力尽be completely exhausted筋疲力竭;精疲力尽;筋疲力尽be dead tired筋疲力竭;倦得要命;精疲力尽;筋疲力尽be exhausted with toil筋疲力尽be used up筋疲力尽;筋疲力竭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当然是精疲力尽,而不是筋疲力尽。所谓精疲力尽,是指一个人,不管在精力方面,还是体力方面,已经到了无法恢复的地步。
比如说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业,既要工作,又要给他找辅导老师,甚至还要经常陪伴孩子学习,以至搞得精疲力尽,苦不堪言!
筋疲力尽中,筋字错了,应该是精。这是一个形容词,形容精神疲惫了,身体的力量也消耗完了。比喻没有精神也没有体力了,非常的又累又困又乏的那种。
精疲力尽和精疲力竭是一样的意思。在人的一生中,不会真的是万亊都如意。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外面,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都会有感到累的时候。届时,就会出现感觉不但身体累,心也累,打不起精神的样子。这就是精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