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泄漏。原意为水都流不出去。形容拥挤和包围得非常严密。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佛事门中,风行草偃。”
水泄不通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形容道路阻塞。
1.北边的青岛东路与南边的济南路是运动的主阵地,抗议学生占据了马路,人挨着人坐,水泄不通。
2.当天风闻而至的媒体将华山医院围得水泄不通,为保证病人休息,院方加强安保禁止任何人靠近赵本山病房。
3.国庆节这天,妈妈带我去逛东门。大街上车水马龙,商场门口人潮涌动,就连路边的小摊也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进人群,哎哟!热得我比蒸桑拿还难受。
4.在离开活动现场准备乘防弹车离开的时候,她从车顶天窗向外挥手,喜爱她的支持者将车围得水泄不通。
5.昨天是土地公诞辰,中和区南山福德宫一早涌入大批信众参香祈福,将庙内挤得水泄不通。
6.放眼望去,从商贸中心正门到老汽车站,已经车龙马水熙熙攘攘水泄不通了。
7.人太多,人太多,一时莫府门口堵得是水泄不通,挨挨挤挤高喊低叫更是热闹非凡……
8.闹市混乱,入耳尽是嘈杂之音,正自意兴索然之时,忽听前方传来一阵兵刃相击之声,循声看去,不远处人头攒动,围的水泄不通。
9.是攸县县令刘磐,率领士兵,把黄忠府邸已经围了个水泄不通,说是黄忠投靠逆贼,最该当诛。
10.现在天色尚早,然而演武场内,家族内主脉、支脉的子弟,子弟的家属、孩童,足足几千人,已然挨挨挤挤,站立场中,将整座演武场围了个水泄不通。
水泄不通,汉语成语,拼音是 shuǐ xiè bù tōng ,意思是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出自《景德传灯录》。
水泄不通的拼音:[shuǐ xiè bù tōng]
意思:泄:排出,排泄。水都流不出去。比喻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慧明禅师》:“佛法若也不泄不通;便教上座无安身立命处。楞伽峰顶谁能措足;少室岩前水泄不通。”
例句:每年“十·一”晚上,天安门广场上都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近义词:熙熙攘攘,比肩继踵,人山人海,观者如堵,风雨不透,水楔不通。
连水都流不出去。形容非常拥挤或严密围封。
惊涛骇浪,波涛汹涌,汹涌澎湃,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