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剩余的;羹:有浓汁的食品;炙:烤熟的肉。喝剩下的酒食。可泛指吃剩下的饭菜。旧时引申为权贵们的施舍。有时亦比喻饮食节俭;生活清苦。也作“残杯冷炙”、“羹残炙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乒乒乓乓,把吃剩的残羹冷炙,翻的到处都是。”
残羹冷炙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形容吃剩的食物。
1.解放前,爷爷给地主当长工,吃的是残羹冷炙,睡的是潮湿的地铺,以致熬坏了身体。
2.她与他的爱情,终于走到这一步,直似残羹冷炙,教他弃如敝屣。
3.解放前,爷爷给地主当长工,吃的是残羹冷炙,
4.狐狸也会吃水果蔬菜,鱼,青蛙甚至害虫,如果同人类居住,狐狸也会见机行事的以去吃残羹冷炙和宠物食品。
5.传说中乞儿烩煮富家残羹冷炙的故事虽未必可信,但佛跳墙的烹制特色在于各位分制,最后汇聚而隔水蒸煮;同样的素材同锅烹煮,却效果全异。
6.做人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残羹冷炙之辱。
7.桌上是一顿美餐的残羹冷炙,这顿美餐是前天洗劫镇上所有的商店后得到的。
8.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二字杯中蛇,尖风薄雪,残羹冷炙,掩青灯竹篱茅舍。
9.穷人住在城市垃圾场,盖起了所谓的胡佛村,甚至为争夺餐馆丢弃的残羹冷炙大打出手。
10.浮生的残羹冷炙,我备齐红泥火炉,煮上好的茶送它。以心血为引,不知够不够诚意。陶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