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文章憎命是什么意思

文章憎命是什么意思

文章憎命
  • 文章憎命的读音wén zhāng zèng mìng
  • 文章憎命的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文章憎命的结构主谓式成语
  • 文章憎命的年代古代成语
文章憎命的解释

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文章憎命的出处

唐 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文章憎命的用法

文章憎命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用文章憎命造句

1.文章憎命达,好的文章总由失败者写成。

2.但“文章憎命达”,两次科举失利,虽有治世之志,已注定了其边缘性的人生轨迹。

文章憎命达憎是什么意思?

此句中的憎是害怕的意思,文章憎命达的意思是命运太好的人写不出好文章。

为什么一夜之间,感觉“文章憎命达”?

“文章憎命达”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深秋,流寓在泰州时,感叹李白为实现建国立业的人生理想,中了李璘的奸计,导致李白被牵连入狱,此时远在华州的杜甫对李白表达深切的关怀。特别是在李白遇赦被流放到夜郎,社会中传言“李白已死”的消息,杜甫听说之后,内心十分孤独悲愤,便写下了《天末怀李白》,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来赞美李白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既是对官场黑暗的体验认知,又是对老友不幸的深深感叹!而题主觉得是一夜之间,感觉“文章憎命达”,其实更多的是对文人“发愤著文”的深深感慨,道出了“自古才人多逆境”的真谛。本文从文人身世、创作表达和文人情绪来解释“文章憎命达”的深刻含义。

《天末怀李白》全诗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此诗首句以“秋风”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来呼唤“下狱”的李白,慰问李白的心情;第二句以“鸿雁”传情,来寄托内心的担忧与同情;第三句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题旨句,替李白伸冤,意在告诉世人李白是遭人陷害,那些小人现在应该偷着欢喜罢一“喜”一“乐”,两种情绪对比,来表达对李白的惋惜;尾句以“屈原投汨罗江”一事,道出了古来圣贤多坎坷的真谛。

不幸的社会身世,激发创作的生命力

先秦以来,我国文学一直在强调“诗学”原理,力在要求文人在写诗词歌赋的时候,要真实的表达人生志向。而许多文人多仕途不顺,遭遇各种猜忌诬陷,“文章憎命达”中,一个“憎”字足以表达文人的身世坎坷、抑郁悲愤。所以,当个人经历了苦难之后,他们多以“纪实”的手法,真实再现自己的遭遇,后人在评价文人诗歌时,也多结合时代背景、文人经历。据子夏的《毛诗序》记载: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子夏作为孔子的弟子,他沿袭了儒家学派的礼乐传统,认为文人写诗应该紧密贴合政治、表露人生的志向,诗人是由于情感的激发,导致诗作产生,而文人们悲惨的社会身世,多与政治密切相关,他们多写诗文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展露报国无门的忧郁。

如李白在《南岭别儿童入京》一诗中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在入仕无门、遭人陷害、孤独无助时写下名流千古的佳句,惹得后人经常借用此句来抒发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范仲淹在抗击西夏战役失败时,一首《渔家傲·秋思》“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来抒发边塞战士报国无门、思乡忧国的情怀;杜甫身陷贬谪,却仍在国家危亡时写下《春望》,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景物描写,喷发出报国无门的怨怼之意。

唐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星光,而这一时期的文人饱经忧患,情绪激昂,于是化笔为矛,借诗文来表达自我的人生遭遇和人生理想,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丰碑。

真诚的情感态度,创造不朽的社会地位

中国文学的发展强调“真实性”,文人要强调“进德修业””即是要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生事业,所以在古人看来写诗著文应该讲究诚实,真诚的表达自我情感,才能生动的展示文学风采,形成独特的文艺风格。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天末怀李白》中,杜甫听闻好友李白准备接受李璘的号召,十分反对,他认为在祸乱之时,不应该轻举妄动,但是李白却义无反顾,前往京城,最后落了个流放的下场。杜甫在李白受罪之后,不但没有怪罪李白不听劝阻,反而痛惜李白的遭遇,发出““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悲叹,可见杜甫对李白的信任。而古人之间的信任,多是由诗来表现的,他们相信“诗传情”、“诗言志”的真实性,故有“修辞立诚”之说,如东汉王充就在《论衡》中认为:

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

王充以“实诚”来表达人格,以“文墨”来表达人格的显露载体,文人们多重“气节”、“风骨”,才得以让自己的心志表露出来,达到“文质彬彬”、“内外合一”的效果。历史上,真正的文人敢于说真话、吐真情,所以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在官场上攀炎附势、须臾迎合的人多创作不出来优秀的文学作品,反而是那些不畏权贵、敢于说真话的人创造了不朽的文学地位。如白衣卿相柳永把男女之情写的淋漓尽致、酣畅露骨,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抒发了情人离别的伤痛欲绝,而身为宰相的晏殊,词中却多展示象征、隐喻之意深藏内心情感,用“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的词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词的意境与柳永词相比,显得力道不足。反观屈原,在《惜颂》中以“惜颂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在《悲回风》中写道“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真挚的抒发自己耿介之志,不合俗流,以诗明志的人生理想。

文人们在历经惨淡遭遇后,依然坚持写最动人的文章,表达最真挚的情感,此时的他们不会再顾忌君王是否喜欢,所以在诗词中尽显谩骂之意,唾弃之词,以此来表达内心真实的情绪态度。当时被社会抛弃的文人,以斐然的文采,赢得后世的缅怀,以达到“永生”的状态,这也是“命达”的意义所在。

悲愤的心理情绪,成就伟大的时代作品

《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发展源头,提出“兴观群怨”的诗教传统,于是后世继承“怨”的传统,演化成了”发愤说“。古代文人好“怨”,钟嵘认为,诗人的的“怨”是一种趣味性的偏好和独特的感受,他们内心的愤懑不平,需要找到适合的渠道抒发出来,才能宽宥内心的抑郁之气。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羡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子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禁,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在司马迁看来,古往今来很多优秀的著作,都是人生不幸的产物,他以屈原、孔子、孙子、吕不韦等文人的优秀著作为代表,来表达文人仕途受挫,心生怨恨之意,才会有著书之说。孟子又说: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说,来表达个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生活状态是文学创作的直接动因。人们常说,压力就是动力,文人们在受到迫害之后,内心的忧愁无法排解,他们处于一种高压状态,如苏轼的天下第一悼亡词《记梦》中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正是诗人在遭受妻子去世十年之后,仕途坎坷,欲说无门,内心高度的紧张压力,逼出一篇名垂千古的悼亡词,经得时间的检验,得以流传千古。

韩愈主张“不平则鸣”,欧阳修认为“穷而后工”,而俄国诗人莱蒙托夫页认为“没有痛苦,就没有诗人生活”,古今文学史上,中国有屈原、司马迁、范仲淹、白居易、柳永、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文人遭遇坎坷,悲愤著书,也有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狄更斯等文人看尽社会炎凉,写文传于世。这些文人“建德树言”,得以流芳百世,他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作品力量却是无穷的。

结语

杜甫的“文章憎命达”,是听信了李白去世的谣言,内心十分悲愤,表达对李白的同情,对文人遭遇政治黑暗、人生理想屡遭破灭时的浩叹。文人们经历不幸身世,不再取悦君王欢愉,而肆意释放内心情绪。他们或谩骂、或怨怼、或激愤,这些均是对权贵的反抗,反抗社会黑暗、反抗奸佞当政,故而启发了自我的生命意识,以“悲剧”问世的文学作品,获得作品的永存。

作者:蔡小记

文章憎命达出自那首诗?

“文章憎命达”一句诗语出自杜甫的《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简析】:“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纵观杜甫的一生,之所以“文章憎命达”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唐宋文人思想观念不同。比起宋朝文人,唐朝文人思想更自由,价值观念更多元化,人生理想追求上更加散漫随性。这方面,李白是一个典型。青少年时代,除了读书之外,他还学剑、学游侠、学道、期盼成仙,后来甚至成为正式加入道籍的道教信徒,“五岳寻仙不辞远”。李白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也曾积极追求仕进。但是,李白同时也喜欢游历名山大川,“一生好入名山游”,喜欢跟志趣相投的朋友结伴隐居,过寄情诗酒、放浪形骸的日子。就连“奉儒守官”家庭出身的杜甫,他的随性散漫,也是一般宋朝文人所不可企及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前,到吴越一带漫游,一游就是四年多。回到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失败后,游齐赵,五年多。三十岁时,因为结婚,回到东都,在偃师陆浑庄筑室而居。三十三那年秋天,曾跟李白高适同游梁宋,三十四岁那年再游齐鲁,跟李白盘桓了一段时间。因为献赋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四十四岁才得到第一个职位——河西县尉。但是,杜甫拒绝了。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后,他自嘲是为了挣几个酒钱,勉强上任。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逃出沦陷了的长安城,冒险跑到肃宗行在所在地凤翔,得到左拾遗的职位。才一年多一点,因为替房琯辩护,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在华州任上只待了一年零一个月,就因为关中闹饥荒,辞官不干了。以李白杜甫这样的自由散漫,即使生在宋朝,大约也是很难把官一步步做大的。唐代文人显然普遍缺乏混官场的耐心,他们向往的是风云际会、君臣遇合,是“立登要路津”,相当不切实际。 其次,跟科举取士规模有相当关系。唐朝虽然号称科举取士,其中最为显赫的是进士科。但实际上,每科及第进士非常少,最少的一科只有三五个人,最多也不过四五十个人。宋朝的情况完全不同,每科取士规模多在二三百人,多的时候有五六百人。数量上的差异,对文人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代进士科,考中者固然占了入仕的先机,但是,对大部分人而言,基本上就是一种人生的搏击过程,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一种“跳龙门”的游戏。即使是非常优秀的文人,也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进士考试上。孟郊《登科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传赵嘏所作诗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李肇《国史补》曰:“进士科得之艰难,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诗云。”都是唐朝科举弊病很好的写照。考个进士,要扒掉三层皮,花掉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从政,去飞黄腾达?杜甫的考试、求官经历,就很有代表性。唐代进士科这座独木桥,浪费了太多优秀文人的才华和生命! 再次,跟文人整体地位有关系。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军人出身,他的天子宝座是从后周幼儿寡母那里夺来的。他深知军人对于皇帝宝座的危险性,因此,他登基不久便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将武将排除在最高统治集团之外。同时立下规矩,不准其继任者随意杀害文人。从此,赵宋王朝的政府基本上由文人组成,武将的地位、级别受到严格限制。宋朝文人不但生命有保障,整体身份也空前高贵。而李唐王朝,虽然也不乏喜欢吟诗作赋附庸风雅的皇帝,但是,他们大量使用勋臣后裔和武将担任朝廷或地方军政要职,对于文人并不特别眷顾。在唐朝,不少诗人都曾经在历经坎坷之后,发出读书无用的感慨,向往军功进身之路。有众多诗句为证: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祖咏的“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钱起的“雁门太守能爱贤,麟阁书生亦投笔”(《送崔校书从军》),杜甫的“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草堂》),崔涂的“五陵豪侠笑为儒,将为儒生只读书。看取不成投笔后,谢安功业复何如”(《东晋》),如此之类,不胜枚举。如果说,在宋朝,文人是一等公民,那么在唐朝,文人就是二等公民。一等公民容易春风得意上青天,二等公民不免喝西北风坠地面。 当然,有一得必有一失。宋朝文人仕途普遍比唐朝文人得意的同时,文学成就却普遍不如唐朝文人。至少,唐朝尤其是盛唐那几位大诗人的艺术造诣,是绝大部分宋朝文人所望尘莫及的。 杜甫的“文章憎命达”,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的就都是这个得失的规律。

文章憎命可以取哪些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