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巴金《探索集 究竟属于谁?》:“这些人振振有辞、洋洋得意,经常发号施令,在大小会上点名训人。”
振振有辞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1.有时候,即使基本面即将有重大变化,上市公司却能振振有辞:"目前无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消息"。
2.想一想那些振振有辞倡言中国法官,甚至是乡镇派出法庭的法官佩饰假发这类让人笑掉大牙的傥论,便不难理解其间的勾连。
3.这陈铁牛撒起混来真是无可救药,这样牵强附会的说词似乎到了他口中就变得振振有辞起来。
4.诉讼程序中,债务人振振有辞否认责任,债权人苦苦哀求仿佛在讨施舍的情景不也使人心惊吗?
5.我们也无法否认黑客红客们在旧产权制度主导的互联世界激进演出的振振有辞,我们更无法否认科技所具备的迅速切换的时空的能力,将生人社会形态更急剧地推向我们每一个人。
6.用未曾想到的方式去画熟悉的题材往往遭到责难,然而最振振有辞的指责也不过是"它看起来不太对头"而已。
7.但是我们回顾这一段争论,重点不在哪一方有理,而是双方都振振有辞,态度严肃,把它当成一个议题来讨论。
8.听着似乎振振有辞,但细一思量,好像这些指责对这申请书因何呈递,是否真有理由,都未加研究,仅凭兴之所至,学个刘姥姥骂山门,只图个嘴巴痛快。
9.对于他离经叛道的行为,辛格先生振振有辞的解释说,有一个牧师答应了他,只要他可以按照牧师的建议做,他就可以奖赏得到子嗣。
10.而发展中国家却振振有辞:既然这个问题是富国们引起的,富国理应挑起大梁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