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得意洋洋补充式;作状语;指自鸣得意。
1.但这也没能阻止他将这个武技朝着路修推过去,一脸的得意洋洋,全然不顾暴体之伤。
2.她得意洋洋地望望又惶惑又眼红的莎拉,说:是啊,是啊。
3.有点得得意洋洋的州长,是明显在洋基球场草坪上跳华尔滋舞的其中一位。
4.他们一行人就要到达目的地了,心想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者不免得意洋洋起来。
5.这不是一个可以令卡佩罗得意洋洋的夜晚,他会为自己的球队如此之慢才控制局势而苦恼。
6.它也就霸占了这一群母猪,每次交配完,在林子里的水沟中滚一身乱泥,头顶几根稻草和树枝,得意洋洋地回到猪圈,就睡懒觉。
7.同一家饭店中,此时的马六春风满面,得意洋洋,喝的已经连他娘都不认识了。
8.在赖恩得意洋洋地阐述自己最近那篇得了的论文中一些精彩部分的时候,塞林格却无情地摧毁了他。
9.哈德莱堡镇的人们一觉醒来已经名扬天下,他们先是大吃一惊,继而欢欣鼓舞,继而得意洋洋。
10.偶尔,他和同学们聊天时会冒冒失失地弄出个张冠李戴的新鲜事儿或新鲜词,让大家晕头转向,而他却自以为是得意洋洋地炫耀说“这是学问,你们不懂!”。
得意扬扬和得意洋洋的区别是:得意扬扬是形容一个人的形态,动态,表示这个人非常高兴而呈现出来的表情,又或许是取得了成功,而沾沾自喜,得意洋洋是一个人精神出现了骄傲,从而表现得有点目中无人,自高自大,甚至是有点狂妄,这就是得意扬扬和得意洋洋的区别
“得意洋洋”侧重于人的内心表现,而“得意扬扬”侧重于人的外在表现。
“得意洋洋”与“得意扬扬”是一组近义词,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两者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的:“得意洋洋”侧重人的内心表现,而“得意扬扬”更侧重人的外在表现。
“得意扬扬”一词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从其出处来看,应为“得意扬扬”似乎较好。
一般情况下,我们描写某种骄傲而满足的情绪状态,使用“得意洋洋”,而不是“得意扬扬”。如果这种骄傲情绪如已经充分表现在表情,动作上,显然用“得意扬扬”更为生动。
从“洋”与“扬”的字形上看,“洋”三点水旁体现心绪荡漾,有隐约之感;“扬”提手旁则说明骄傲满足之感已经充分流露在外表了。
中华文化就是如此博大精深,一个字的不同,表达的内容和侧重点也会不一样。
扩展内容
同义词:
得意忘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得意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来源于词林
得意洋洋主要是说“得意”的程度,因为偏重于“洋洋”。
洋洋得意则是偏重于“得意”,是讲一种状态,该状态就是得意,洋洋只是得意的修饰词语。
得意洋洋[dé yì yáng yáng]词典elated; feel oneself highly flattered; be heaved [transported] with joy; cheerful and confident; have one's nose in the 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