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习惯于;满意于;重:重视;不轻易。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安土重迁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为文人们铸就了故土难离的恋乡情感模式。
2.从老远的地方搬向另一个地方,对于安土重迁的华人来说是件大事。
3.对此郑玄也很失望,但是却也是没办法,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意识可是很难改变的,更是源远流长的。
4.而安土重迁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结构。
5.而今已近花甲之年,退居二线,恋家心切安土重迁欲回归故里,本悠哉哉地开始享受生活。
6.而这一次,无法抵挡的话,那么这么一大批的人也不会流离失所,至少有另外一个可以安土重迁的位置。
7.其实他们也跟人一样,安土重迁。
8.中国农民安土重迁,但有生路,谁愿背井离乡。
9.随着农业问世,来了最早的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
10.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为文人们铸就了故土难离的恋乡情感模式。
安土重迁造句 1、朱元璋可不理会这些安土重迁的农民,统统把他们登记,由官兵押着迁往河南。
2、结束了流离失所,他和一个安土重迁的女子结婚,过上了安定的生活。3、虽说是安土重迁,但面对灾荒,谁愿意等死呢? 4、中国农民安土重迁;但有生路;谁愿背井离乡。安土重迁造句1、朱元璋可不理会这些安土重迁的农民,统统把他们登记,由官兵押着迁往河南。
2、结束了流离失所,他和一个安土重迁的女子结婚,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3、虽说是安土重迁,但面对灾荒,谁愿意等死呢?
4、中国农民安土重迁;但有生路;谁愿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