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枯字读什么,枯字是什么意思

枯字读什么,枯字是什么意思

  • 枯字的读音
  • 枯字的部首
  • 枯字的笔画9画
  • 枯字的构造左右结构
  • 枯字的繁体字
枯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枯字五行属性是“金”,适合生辰八字缺金的孩子起名使用;

枯字笔画有9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枯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枯字的基本解释

◎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 没趣味,无生趣: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枯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kū 
〈形〉
(1)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2) 同本义 [wither]
枯,槁木也。——《说文
草木蚤枯。——《礼记·月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菀枯顷刻。——[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八月禾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枯荣(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后指盛衰;也指干涸,干竭);枯凋(枯槁凋零);枯索(草木枯萎全无生机);枯梧(枯萎的梧桐;泛指枯木。喻卑小的职位);枯鱼(干鱼;鱼干;比喻处于困境的人);枯腊(枯干的肉,指尸体)
(4) 弃市暴死 [in ancient time criminals were executed in public squares and then abandoned there]
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荀子·正论》。杨倞注:“枯,弃市暴尸也。”
(5) 又如:枯磔(古代的两种重刑。枯,指弃市暴死;磔,指车裂)
词性变化
kū 
〈形〉
(1) 干涸 [dried up]
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论衡·效力》
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山林川泽之数。——《周礼·天官·司书》。注:“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疏:“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
(2) 又如:枯池(干涸的池塘);枯渴(干渴);枯鱼之肆(比喻身在穷途)
(3) 空 [empty]
过其枯城,或蘖青青。——《太玄差》。范望注:“枯,虚也。”
(4) 又如:枯守(空守);枯城(荒废的旧城);枯煎(空受熬煎)
(5) 干 [dry]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子·外物》
(6) 又如:枯窘(枯竭贫乏);枯泪(泪已哭尽);枯灭(消灭尽)
(7) 干瘦;憔悴 [haggard]
开若枯骸,心若死灰。——《庄子·知北游》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8) 又如:枯悴(憔悴);枯黧(憔悴黧黑);枯黯(憔悴而灰暗);枯羸(憔悴羸弱)枯毁(瘦弱,毁损)
(9) 乏味,无趣 [interestless]。如:枯住(枯燥乏味地居住);枯禅(佛教徒指静坐参禅。又指闲坐,闲聊)
kū 
〈名〉
(1) 枯朽的树木 [withered tree]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晋语二》
(2) 肉已烂尽的骸骨 [skeleton]
泽及骴骨。——《吕氏春秋》。高诱注:“骨有肉曰骴,无曰枯。”
(3) 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 [dregs]。如:茶枯;菜枯

枯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kū]
[《廣韻》苦胡切,平模,溪。]
(1)草木枯槁。
(2)指枯槁的草木。
(3)泛指干枯之物。
(4)干涸。
(5)谓使干涸。
(6)憔悴;羸瘦。
(7)瘫痪。
(8)指因恐惧而瘫软,不能动弹。
(9)指眼睛干瘪失明。
(10)指肉已烂尽的骸骨。
(11)指油料作物之籽榨出油后剩下的渣滓。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麻》:“今胡麻味美而功高……收子榨油,每石得四十斤,餘其枯用以肥田。”又如豆饼也称油枯。参见“枯餅”。
(12)空;尽。
(13)偏僻,荒凉。参见“枯徑”、“枯冢”。
(14)无趣,乏味。参见“枯燥”。
(15)粗糙。参见“枯耕”、“枯耘”。
(16)弃市暴尸。古代的一种酷刑。参见“枯磔”。
(17)方言。蹙,皱。多用于皱眉头。
(18)方言。苛刻。

枯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枯古汉语字典解释


〈动词〉萎;蔫。《观猎》:“草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形容词〉;干燥。《赤壁之战》:“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柴。”
〈动词〉干涸;竭。《荀子·致士》:“川渊鱼龙去之。”
〈形容词〉憔悴瘦。《荀子·修身》:“劳倦而容貌不。”

枯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拼音:kū ;
解释:【卷六】【木部】槀也。从木古聲。《夏書》曰:“唯箘輅。”木名也。苦孤切

含枯字的诗歌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朝·来鹄《云(千形万象竟还空)》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清朝·黄景仁《别老母》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宋朝·苏轼《浣溪沙·咏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唐朝·李贺《开愁歌(秋风吹地百草干)》

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 宋朝·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唐朝·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唐朝·陈羽《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唐朝·李白《树中草(鸟衔野田草)》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唐朝·李白《树中草(鸟衔野田草)》

含枯字的成语

【发音】kū zhī zài chūn

【解释】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明 无名氏《白兔记 团圆》:“姻缘本是前生定,故令个白兔来引,艰辛,今喜得枯枝再春。”

【发音】kū zhī bài yè

【解释】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发音】kū niǎo xiǔ zhū

【解释】枯朽的枝干。形容事物死气沉沉。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自宋以来,学杜者但刻意深沉,如枯枿朽株,无复生意。”

【发音】kū shù kāi huā

【解释】已经枯死的树又开起花来。比喻绝处逢生;亦谓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或指在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下出现的奇迹。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与枯字同笔画的字
与枯字同五行的字
与枯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