珪字五行属性是“木”,适合生辰八字缺木的孩子起名使用;
珪字笔画有10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珪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珪字不是常用字;
◎ 同“圭”。
[①][guī]
[《廣韻》古攜切,平齊,見。]
(1)“圭”的古字。瑞玉。常作祭祀、朝聘之用。
(2)古代封爵授土时,赐珪以为信,后因以代指官位。
【发音】xī guī pàn yě
【解释】谓封爵分土。
【出处】《陈书 虞寄传》:“今将军以藩戚之重,东南之众,尽力奉上,戮力勤王,岂不勋高窦融,宠过吴芮,析珪判野,南面称孤?”
【发音】xī guī zuò tǔ
【解释】谓封爵分土。
【出处】清钮琇《觚剩 圆圆》:“今我王析珪胙土,威镇南天,正宜续鸾戚里,谐凤侯门。”
【发音】guī zhāng tè dá
【解释】《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孔颖达疏:“行聘之时,唯执圭璋特得通达,不加馀币。言人之有德亦无事不通,不须假他物而成。言圭璋之特达同人之有德,故云德也。”后以“珪璋特达”喻人资质优异,才德出众。
【出处】《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孔颖达疏:“行聘之时,唯执圭璋特得通达,不加馀币。言人之有德亦无事不通,不须假他物而成。言圭璋之特达同人之有德,故云德也。”
【发音】pò bì huǐ zhǐ
【解释】璧、珪:均为玉。把玉破坏掉。比喻破坏美好的东西。
【出处】北魏·温鹏举《寒陵山寺碑》:“铜马竞驰,金虎乱噬,九婴暴起,十日并出,破璧毁珪,人物既尽。”
杜大珪( 宋眉州眉山人),光宗朝乡贡进士曾搜集建隆至绍兴间诸文集所载名臣碑铭、行状及国史、实录之传记,编成《名臣碑传琬琰集》,所录篇章今多不见于他书
成廷珪( 礼执,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作轩集》。
孔稚珪(447—501, 德璋, 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少博览好学,州举秀才。宋末萧道成辅政,取为记室参军,与江淹对掌文翰。齐世,为廷尉,制订律令。明帝时,迁冠军将军、南郡太守,上表劝与北魏议和。官至太子詹事,散骑常侍卒,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参见《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