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遇字读什么,遇字是什么意思

遇字读什么,遇字是什么意思

  • 遇字的读音
  • 遇字的部首
  • 遇字的笔画12画
  • 遇字的构造半包围结构
  • 遇字的繁体字
遇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遇字五行属性是“木”,适合生辰八字缺木的孩子起名使用;

遇字笔画有12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遇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遇字是常用字;

遇字的基本解释

◎ 相逢,会面,碰到:遇到。遇见。遇事。奇遇。遭遇。境遇。
◎ 机会:机遇。际遇。知遇。
◎ 对待,款待:待遇。冷遇。
◎ 姓。

遇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yù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禺( yù )声。本义:相逢,不期而会)
(2) 同本义 [meet;encounter]
遇,逢也。——《说文
遇主于巷。——《·暌》。崔注:“遇者,不期而会。”
乃遇汝鸠汝方。——《·序》
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礼记·曲礼》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
夏,公及宋公遇于 清;遇者何?不期也。——《公羊传
(3) 又如:遇庭(和父母相见);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不好的丈夫);遇缺补正(指遇到员额出缺时,得补任为官)
(4) 遭受 [suffer;sustain]
遇人之艰难矣。——《·卫风·中谷有蓷》
(5) 又
遇人之不淑矣。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6) 又如:遇厄(遭逢灾难);遇疾(生病);遇谗(遭受谗言的陷害);遇谴(遭到谴责);遇难(遭到灾难);遇谤(遭到毁谤);遇乱(遭遇战乱)
(7) 对待、相待 [treat;entertain]
衔恩遇。——《广绝交论
公子遇臣厚。——《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冷遇(冷淡的待遇);礼遇(尊敬有礼的待遇);优遇(优待)
(9) 抵挡;对付 [face]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荀子·大略》
(10) 又如:遇敌(抵挡敌军;对付敌方)
(11) 遇合;投合 [meet and get along well]
王何不与寡人遇。——《战国策·秦策》。注:“合也。”
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序》
(12) 接触 [contact;touch]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不以目视。——《庄子·养生主》
木遇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词性变化
yù 
〈名〉
(1) 际遇;机会 [chance;opportunity]
百世之良遇也。——三国吴· 韦昭《博弈论
(2) 又如:机遇(好的境遇;机会);良遇(好机会)
(3) 酬金,薪水 [salary]。如:厚遇;遇待(待遇)
(4) 姓

遇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yù]
[《廣韻》牛具切,去遇,疑。]
(1)相逢;不期而会。
(2)遭受;遇到。
(3)遇合。投合。
(4)求得;得到。
(5)得志;见赏。
(6)际遇;机会。
(7)抵当;对付。
(8)指交战。
(9)对待。
(10)礼遇;恩遇。
(11)谓诸侯冬时朝王。
(12)交合。
(13)通“”。愚笨。
(14)古地名。在今山东曲阜与宁阳之间。
(15)姓。汉有遇沖。见《广韵·去遇》引《风俗通》。
[②][yóng]
[《集韻》魚容切,平鍾,疑。]
曲遇,古地名。
[③][ǒu]
[《字彙補》五口切]
同“1”。
(1)相对。
(2)偶然。

遇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遇古汉语字典解释


〈动词〉到。《陈涉世家:“公等雨,皆已失期。”
〈动词〉会面;会见。《大铁椎传》:“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将军家。”
〈动词〉接触;感触庖丁解牛》:“臣以神而不以目视。”
〈动词〉看到《赤壁赋》:“目之而成色。”
〈动词〉合;投合。指相受到赏识。《战国策·秦策》:“王何不与寡人。”
〈动词〉对待;招待。鸿门宴》:“不如因善之。”
〈名词〉机会《五人墓碑记》:“斯固百世之也。”
〈动词〉嫁。《祭妹文》:“汝以一念之贞,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名词〉出师表》:“盖追先帝之殊,欲报之于陛下也。”
合】得到君主的赏识。
事生风】借故生事。

遇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遇

【卷二】【辵部】

逢也。从辵禺聲。牛具切〖注〗????,古文

遇说文解字白话版

,意外相逢。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禺”作声旁。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逢也。从辵。禺聲。牛具切。古音在四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遇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含遇字的诗歌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宋朝·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宋朝·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 宋朝·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唐朝·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 宋朝·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唐朝·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慳会遇,同翦灯语。—— 宋朝·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唐朝·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宋朝·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含遇字的成语

【发音】shí nián jiǔ bù yù

【解释】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发音】qiān zǎi yī yù

【解释】一千年才可遇到一次。形容机会难得。

【出处】《东观汉记 耿况传》:“耿况彭宠,俱遭际会,顺时乘风,列为藩辅,忠孝之策,千载一遇也。”

【发音】qiān zǎi qí yù

【解释】形容极其难得遇到。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自有那样一个肯受教的儿子,也算得个千载奇遇了。”

【发音】qiān zǎi nán yù

【解释】见“千载难逢”。

【出处】清·吴下阿蒙《断袖篇·木工子》:“沉思良久,复偃卧其侧,周身玩视,慨然曰:‘如此佳儿,千载难遇。’”

含遇字的历史名人

常遇春(1355年, 伯仁, 安徽怀远),常遇春:字伯仁,安徽怀远人,汉族,明代名将。臂长善射,勇力绝人。元末从刘聚起事,至正十五年(1355年)投朱元璋,历官总管府先锋、都督、统军大元帅、中翼大元帅。攻宁国,中流矢,裹创再战。升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二十三年大败陈友谅于康郎山,转战三日,纵火焚汉舟,湖水皆赤。次年进平章政事,率军包围武昌,逼降陈理。从攻张士诚,以奇兵出其后。论功封鄂国公。吴元年(1367年)与徐达兴师北伐,为副将,兼太子少保。相继取山东、河南、河北诸郡县。洪武元年(1368年)攻克元大都(今北京),转攻太原。二年与李文忠率师北征,攻克开平。师还病卒,追封开平王,谥忠武。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每称他为“天下奇男子”。

与遇字同音的字
与遇字同笔画的字
与遇字同五行的字
与遇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