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字五行属性是“土”,适合生辰八字缺土的孩子起名使用;
崎字笔画有11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崎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崎字不是常用字;
◎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详细字义
◎ 崎 qí
〈形〉
(1) (形声。从山,奇声。本义: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
(2) 同本义 [be rugged and rough]
崎岖,倾侧也。——《广雅》
(3) 又如:崎崟(山峰高低不平的地方);崎岭(形容山路险阻不平)
(4) 险峻 [precipitous]
[①][qí]
[《廣韻》去奇切,平支,溪。]
亦作“1”。
(1)见“崎嶇”。
(2)见“崎嶬”。
(3)见“崎嶔”。
(4)见“崎嶢”。
[②][qí]
[《廣韻》渠希切,平微,羣。]
(1)倾斜貌。
(2)曲岸。
[③][qǐ]
[《集韻》去倚切,上紙,溪。]
见“崎3錡”。
[④][yī]
[《集韻》於宜切,平支,影。]
同“陭1”。
古地名用字。
【发音】yín qí lì luò
【解释】崟:山高的样子;历落:形容仪态俊伟,与众不同。指人的仪态俊伟出众,品格像山一样超群拔俗
【出处】清·黄宗羲《时湮谢君墓志铭》:“余读杜伯原《谷音》,所记二十九人,崟崎历落,或上书,或浮海,或仗剑沉渊。”
【发音】shì qí lěi luò
【解释】“崟”念yín。形容性行卓异不凡。
【出处】宋·吴埛《五总志》:“李白崟崎磊落。尝醉眠于酒市上,遽召见于沉香亭。”
【发音】shì qí lì luò
【解释】见“嵚崎磊落”。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
【发音】shì qí lěi luò
【解释】亦作“嵚崎历落”。比喻品格卓异出群。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