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
  • 声东击西的读音shēng dōng jī xī
  • 声东击西的繁体聲東撃西
  • 声东击西的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声东击西的结构联合式成语
  • 声东击西的年代古代成语
声东击西的解释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声东击西的出处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东击西的用法

声东击西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声东击西的典故

  • 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

用声东击西造句

1.率部艰苦转战,创造出“昼伏夜动,远袭近止,声东击西,绕南进北”的游击战术,战果累累,被当地群众视为传奇般的英雄。

2.如此与朱家庄形成鼎足之势,互相联络,防止田尔耕耍花招,来个声东击西

3.但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却认为这是盟军声东击西的手法,并不在意。

4.这个时候,袁绍才发现是上当了,中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然后却派刘备和文丑转过来拦截曹操。

5.誓言,必杀尽邪宗一干人等,为枉死者报仇雪冤,岂料,邪宗不过是施以声东击西,做得掩人耳目之举。

6.据媒体报道,珠宝贼团以“偷龙转凤”及“声东击西”等手段,在会展摊位下手盗窃,其间屡次得手。

7.从作战谋略和战术运用上说,作战中的以退为进,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再由迂变直,犹如拳击争霸赛中要出重拳时,必须也必然要先虚晃几招一般。

8.好阴狠的手段,声东击西指南打北,席卷而来的厉风让易天剑喷出一口鲜血。

9.用法要诀是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出势要伸展自如,劲力要刚柔相济,动作要声东击西,进退要虚实随机。

10.方洛这两掌乃是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料一击便已得手。

声东击西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声东击西的意思是表面声称要攻击东边,而实际却攻击西边。现指故意迷惑对方,使其产生错觉的一种策略和方法。成语出自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例句:1.警察识破了他声东击西的小伎俩。

2.他最后的论点是在声东击西,想让我们忘掉要点。

3.我军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迷惑敌人。

声东击西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

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来源:《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成语" 声东击西" 出自何处?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东击西”是啥意思,这个成语的出处及其与汉朝哪位历史名人有关?

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出自西汉周亚夫将军平七国之乱的故事。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汉书四十《周勃传》附)。此敌志不乱,

声东击西的作者是谁?

“声东击西”出自唐代杜佑编纂的《通典》:“声言击东,其实击西。”意指表面上摆出姿态或号称要打东边,实际却攻打西边,用假象迷惑对手诱敌入彀,使其在我主攻方向失之无备,从而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手,战胜敌人。我国历代古兵书对此计论述颇多。《六韬·武韬·兵道》说:“欲其西,袭其东。”

《百战奇略》写道:“声东而击西,声此而击彼,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敌人所不守也。”

《淮南子·兵略训》指出:“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声东击西的现象?

声东击西是历代兵家惯用的战略战术,古代中国的韩信、曹操都曾成功运用这一谋略取得战役胜利。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这样的战例就数不胜数了。

列举一个解放军战史上声东击西的大手笔行动。

1949年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成功后,中央军委在部署东南、中南地区的作战时,余光同时也瞄向了素有天府之国的西南地区,并且把这一军事任务交给了由刘伯承、邓小平统率的第二野战军。

7月底8月初,第二野战军着手进行进军大西南的准备工作。参加解放大西南的解放军除了第二野战军的第3、5兵团外,还有第一野战军的第18兵团、第四野战军的42、47、50军,统一由刘邓指挥,总兵力超过60万人。对手国民党军正规军加上地方军总兵力约90万,依托秦岭、大巴山、米仓山、白马山、三峡这些山川险要阻挡解放军进攻。

为了避开国民党军正面,并且为了切断国民党军逃向西康、云南至国境线的退路,中央军委精心制定了声东击西、大迂回战略。

解放军第18兵团在秦岭一线佯动,暂不发动攻击,吸引国民党军主力。第3兵团主力于10月初从南京出发,乘火车沿着津浦路北上至徐州然后取道陇海铁路西进。第二野战军指挥部随3兵团行动,到达郑州后,刘伯承公开讲话照相,给国民党军造成一个解放军准备由秦岭入川的假象。当天半夜,军列突然转向南下至湖北孝感,部队趁夜色下车,向湖南常德、湖北沙市进军。

第五兵团则趁着第四野战军发动衡宝战役的机会从上饶出发,越过赣江和湘江进入贵州。

而此时的国民党军果然被解放军造成的各种假象所迷惑,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秦岭方向。等到第二野战军两个兵团以及四野3个军50万大军犹如两把利剑从湖北、贵州两个方向同时刺入国民党军大西南防线的侧面和背面。

川黔一带的国民党军数十万人突然遭到解放军打击,瞬间乱作一团,很快溃不成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解放军各部随即占领贵州全部、川东等地,歼灭国民党军30余万人,并且控制了长江中游一带从川中通往云南的大道,彻底切断了大西南几十万国民党军南撤国境线的道路。

此时早已经六神无主的国民党军政大员开始把秦岭一线的部队南撤至成都平原,企图向西昌溃逃。

解放军当然不会给他们这个逃生的机会。秦岭的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一撤,贺龙指挥下的第18兵团10万大军便兵分三路翻越秦岭,沿着古栈道随后追杀而来。控制川东的第二野战军各部则继续沿着长江向西全速前进,最终赶在国民党军西撤之前控制了川康大道,胡宗南所部30万大军便彻底被包围在成都平原,成了瓮中之鳖。

最后在解放军强大的政治、军事手段双重打击下,国民党军在大陆最后一个正规军集团全军覆没。

声东击西可以取哪些名字
声东击西的近义词
  • 【发音】chū qí bù yì
  • 【解释】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意料到。原指作战时;在对方料想不到或没有准备时;进行突然袭击。现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 【出处】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