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半夜三更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泛指深夜。
1.半夜三更的,你出去干什么。
2.我的隔壁总是半夜三更搞乐器,吵得附近是鸡犬不宁。
3.半夜三更,厕所无灯,你去解手,掉进茅坑,与蛆搏斗,与屎竞争,无人救你,壮烈牺牲,生的伟大,死的无声,为了纪念你,厕所安了灯。
4.爸爸常常工作到半夜三更。
5.现在已是半夜三更,你们别吵好不好。
6.这一伙人半夜三更还在赌钱,呼幺喝六,吵个不停,周围居民的意见很大。
7.半夜三更的你溜进别人家院子里想干什么?
8.周扒皮半夜三更学鸡叫,被长工们发现后打了一顿。
9.这事真该死,咱们得半夜三更跑到这儿来。
10.所以他要在沙漠半夜三更,与这些恶魔孤身作战。
半夜三更的拼音是ban ye san jing。
三更是当天晚上的23:00到第二天凌晨1:00之间又名子时、夜半、子夜、中等夜。人们之所以会将夜晚分为五更,是因为一昼夜分12时辰或100刻,其中有40刻属于夜晚,若以每10刻为一段,同收尾加起来正好5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