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初出茅庐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刚出道。
1.他必定相当出色,所以初出茅庐,老总就委以重任。
2.诸葛亮初出茅庐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来刘备蜀国托付给了。毕竟独木难支。诸葛亮死,蜀汉还灭亡了。
3.这个问题对初出茅庐的首相鸠山由纪夫越来越重要。
4.他这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怎比得过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手?
5.一个初出茅庐的人,一定要谦虚接受别人的批评或建议。
6.我怕他初出茅庐,为求表现,埋头硬干,惹了祸还不知。
7.我是初出茅庐,才到这里工作,请多多关照。
8.他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果是英雄出少年!
9.初出茅庐的王强战胜了老将张明,取得了这次乒乓球比赛的冠军。
10.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不要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怕淋雨,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