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大体具备;微:微小。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具体而微紧缩式;作宾语、定语;指内容大体都有。
1.这些变化不但改变着我国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也具体而微地塑造着人们的生活趣味和审美风尚。
2.月圆月缺是具体而微的人生昭示。
3.每一个词源都是一条具体而微的引领我们回家的陌生的路。
4.原则上,比起笨重的大机器人,具体而微的小机器人有许多优势。
5.上海乃中国的具体而微,通过勾勒上海的变迁就可看出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
6.关于个人命运和历史选择同构的总体设想,在文本的具体而微处遭到了潜伏的质疑和自我悖反。
7.哈密乃新疆的具体而微,通过勾勒哈密社会生活的轨迹可以对整个新疆社会生活的面貌与变迁得以一览。
8.社区是具体而微的,又是虚构的。
9.鉴于此,本文将以西方接受美学为理论参照,就《史记》在宋代的接受状况作具体而微的研究。
10.最后,我寻求爱情,还因为在爱的交融中,我看到了圣徒和诗人想象中的天堂愿景的神秘缩影,它神秘又具体而微的存在着。
冉耕,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为孔门四科“德行”代表人物之一,受儒教祭祀。后患恶疾,孔子亲往探望,见其垂危,深为叹惜。
具体而微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
冉耕具体而微即指孔子的弟子冉耕的微型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