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忧后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他有先忧后乐的涵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2.从屈原开始,湖湘大地士子的先忧后乐,悲天悯人,就有着重视原道和终极关怀的精神。
3.寰宇犹一家常存先忧后乐之志;本支垂百世宜敦上和下睦之风。
4.天养!天养!充海阔天高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
5.知识分子别再为天下先忧后乐。
6.先忧后乐乃是时间计划的基本原则。
7.两岸青年要有“先忧后乐”的精神。
8.12月20日,百名农村学生举国旗游岳阳楼,齐诵“先忧后乐”。
9.全联反映作者的道德情操,表示要发扬海阔天空的容人之量,培养先忧后乐的心志。
10.胸怀大志者,先忧后乐;品德高尚者,先人后己;修养深厚者,宽人严己。分宽严,别先后,知进退,明是非。把握人生,享受文明!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无疑仍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