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
《隋书 元胄传》:“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先下手为强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1.1997年澳大利亚先下手为强,在澳大利亚体育场25-6取胜第一回合。
2.“我相信先下手为强,”他说。
3.如果网络军备控制对美国有利,那么明智之举是,美国应趁其仍在网络空间占据优势时先下手为强,决定这些协议的内容。
4.古老的哲学所说的“先下手为强”在今天的社会中并不能获得尊敬或实质意义。
5.AC米兰也对对这位28岁的后卫感兴趣,所以温格需要先下手为强。
6.对手开始攻击前要先下手为强。
7.我还没有告诉我的太太她买衣服花钱太多,她先下手为强反问我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去买新钓鱼竿。
8.保罗原想把最后一块饼乾吃掉,但被他弟弟先下手为强。
9.有报道说巴西主帅邓加将在里皮有机会征召阿毛里之前,先下手为强,取得这位尤文射手的信任。
10.我先下手为强。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读音是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hòu xià shǒu zāo yāng,汉语词语,释义是先下手可以取得优势,后动手常常吃亏。【成语】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拼音】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hòu xià shǒu zāo yāng【解释】先下手可以取得优势,后动手常常吃亏。【出处】不趁此时下手他,还到几时!正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
“三思而后行”和“先下手为强”看似矛盾,实际不矛盾,采取这两种策略要分情况。
面对重要的事情要“三思而后行”,面对紧急的事情要“先下手为强”。
如果事情既重要又紧急,那就要考验一个人的思维的灵活与行动的高效了。
例如:买房、结婚、生子……这类重要的事情不急在一天,就应该“三思而后行”。
遇到紧急情况,例如:创业时抢占市场先机,就要争分夺秒“先下手为强”。
不过最好的情况是做事前经常“三思而后行”,养成缜密做事的习惯,到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毫不犹豫、胸有成竹地“先下手为强”。
“三思而后行”是“先下手为强”的成功基础。